爱尚小说网 > 执著人生 > 第四十三章 初识师生关系

第四十三章 初识师生关系


第四十三章  初识师生关系

      教我们语文的讲师叫杨英琳,是从外校聘请来的。这位女老师四十多岁,短发,戴着一副近视镜。外表上看,和蔼可亲,可说话办事却很泼辣严厉,像辣椒一样,辣得人有些接受不了。

    上她的语文课,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她根本不用看书本,非常流利的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作者生平及主要代表作品等。她讲得深刻细致,听起来很容易接受。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我也是头一次听这么高水平的讲课,非常认真地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

      她讲课是高水平的,要求我们也是高水平的。这一下就在班级里炸开了锅。上了几次大课后,杨老师就布置作业,题目是《我的家庭》。谁都有家,家还不好写吗?同学们不费劲就写完了。由我交到杨老师那里,等待老师批阅。

  几天后,作文发下来了,发到同学们手里一看,大部分都六七十分,八十到八十五分的只有三四个,再往上的一个也没有。这分数给的也太低了吧?

  我作文得了七十多分。自己也觉得分给的太少了。想想我都能写通信报道,能发表诗词,竟写不好一篇记叙文吗?这不丢人了吗?

  杨老师来了,大伙围上去,嚷嚷着分数给的太低了。杨老师却说:“给你们八九十分,容易。我大笔一挥就满足你们。可你们的写作水平也就不会再提高了。

我们这是高等学府,不是普及初中文化知识,我照顾你们,就是坑你们,害你们。你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得不断地写,不断地提高。你们达到一百分的水平,我自然会给你们一百分。努力吧,你们到这儿来,就别想别的,好好地学吧。要学的知识多着呢!”

  她的一番大道理,说服了围观的同学。

  韩志秋同学嘟嚷道:“我得这点分,还不如我儿子考的多呐。”大伙“哗”地大笑起来,杨老师也笑了:她笑着说:“下回你努力超过你儿子,你儿子再努力超过你这个父亲,爷俩比比看呗”

  韩大哥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他现在三十二岁,老实厚道,竟说大实话,同学们也都尊敬他。

  学什么都比学数学最让大龄同学费劲的,这数学对他们来讲,就像天文数字,太神秘了。前些年光顾着搞运动了,没学多少文化知识,早都忘光了。现在学的又深,进度又快。大姐、二姐、姚大哥、韩大哥等近一半的同学,都把学习劲头用在数学演算上了。我们年轻人基础好,上课听讲,下午很快就完成作业。然后就去东楼图书馆,借阅各种书刊杂志来学习。

  我在临来前,把本学期的刊大书籍都随行李邮来,有时间就看一会。今年不如往年,光顾着考学了,没仔细读《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课程。只好在商校闲暇时间里,抓紧补充一下,对提高文学写作也有一定的好处。

  教我们《商品经济》的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刘衍坤老师。他在内蒙商业厅也兼职。每天轿车接送。

  刘老师中等个子五十多岁,慈眉善目,平易近人,讲课很认真。他对我国商业发展过程了如指掌。哪一年的商业工作方针、政策,他张口就能说出来。他是五十年代的本科大学生,博学多才,谦虚待人,同学们都愿意和他聊天,询问他家庭情况,和他以前教的学生情况等。

  刘老师对我很好,很支持我的工作。他在班级最先认识的是我,在以后的两年中,他给我许多支持和帮助。使我难忘刘老师的音容笑貌和关怀教导。

  同学们深深敬佩的李“四句话”部长,在开学几周后,突然被校方免去学生部部长的职务。闲着无事可做。他的工作换上了冷脸矮个的方部长。为什么同学们喜欢的老师给免职?同学们心里不服,议论纷纷。

  一天晚上,学校停电上不了晚自习。学生们都在校园里三五成群,有的说话,有的唱歌。我和秀梅,曹晓丽等呼盟老乡,在学校左侧的水泥台阶上坐着说话。李部长走过来,我喊他,请他坐下来,他也正没事,就坐在我们身边,和我们闲聊天。

  秀梅说:“李老师,你怎么不干了呢?”

  李老师说:“不是我不干,是校方的某些人不让我干。”

“像您这样有工作能力的人,学校为什么不重用?”大伙都不解地问。

“人际关系复杂呀。你们都是有社会经验的学生,这点道理还不懂吗?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为了权力、地位等问题,相互拼杀,争名夺利,现在也不例外。社会正常现象。”

“李老师,像你这样的好老师真不该受排挤。”

  李老师笑着说:“这不是该不该的事。这是人际关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有能力的人,不一定人际关系就好,而人缘好的人不一定都有水平。这就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我们议论着,有些单位里的领导,连封信都写不好,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可人家就会走上层路线,就能当官。而有文化会管理的人就是上不去,不给重用。想起来,就让我们这些学生生气。

  要是这样推理,我们这些人学成回去,也不一定给重用。我们掌握的是先进的商业管理知识,不会溜须拍马,请客送礼,当官的认钱不认知识,自然不会提拔重用我们。想到这,大家的心里头都凉嗖嗖的,说话声也不高了。

  此事过去许多年了,我们商校的同学回到原单位后,真正给提拔重用的很少,大部分都转行了,或者像我这样,做个普通职工。这其中非是我们学的知识不切合实际,而是一些掌权人认钱不认人,宁可提拔一个什么也不会的新手,也不肯提拔一个有知识、阅历比他多的学校毕业生,和他自己平起平坐,时刻受到权力的威胁。

  我在后来听到一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是:不服不行。

    这种权利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大地抑制了一些掌握先进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虽然党中央一再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可真正落实到实处,竟是雷声大,雨点少。层层阻力,层层关系网,请客送礼风气盛行,代替了正常的选拔人才的组织程序。由此给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

  值得庆幸的事,党中央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主张,对今后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前景。

  李老师见我们都蔫了不说话了,就安慰我们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少。受委屈也只是暂时的,领导也不会都是没水平的。还有伯乐相马的时候。大伙别灰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上曲折的。要经得住考验。”

  听李老师的一席话,我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受到很大启迪。正所谓

        大腹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

        慈面常笑,笑尽天下可笑之人。

  但要做到诗中所要求的那样,还需要刻骨铭心的磨炼。


  (https://www.23xsww.net/book/89538/89538892/4201850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