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致命恐慌 > 作者词汇大全!

作者词汇大全!


作者词汇大全!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从容自若大摇大摆大义凛然扼腕长叹灰头土面咆哮如雷屏声息气伸头缩颈如痴如醉搔头摸耳如醉如痴舒眉展眼投袂而起望尘而拜岸然道貌布-穷低唱浅斟扼腕抵掌欣喜若狂&1t;/p>

        乐不可支回眸一笑声泪俱下忧心忡忡失魂落魄暴跳如雷怅然若失泰然自若狼狈不堪悠然自得理直气壮骂骂咧咧趾高气扬笑逐颜开呲牙咧嘴默默无言喜形于色瞠目结舌神气活现神气十足面面相觑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没精打采大惊失色炯炯有神&1t;/p>

        需要帮助的可以借鉴一下!&1t;/p>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1t;/p>

        &1t;/p>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1t;/p>

        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克己奉公表里如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贪生怕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毅然决然豁达大度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不屈不挠忠贞不渝誓死不二威武不屈舍死忘生肝胆相照一丝不苟见利忘义永垂不朽顶天立地乐于助人豁达大度兢兢业业卖国求荣恬不知耻厚颜无耻拾金不昧&1t;/p>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1t;/p>

        其貌不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如天仙仪表堂堂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披头散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秀色可餐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如花似玉骨瘦如柴风度翩翩亭亭玉立闭月羞花贼眉鼠眼虎头虎脑尖嘴猴腮&1t;/p>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1t;/p>

        欣喜若狂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回心转意灰心丧气喜从天降心旷神怡怒气冲天怒气冲冲怒气攻心怨声载道杞人忧天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心甘情愿心花怒放心有余悸心照不宣心悦诚服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噤若寒蝉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心如刀绞&1t;/p>

        形容女人的成语!&1t;/p>

        最近严打,大家就用这个吧!&1t;/p>

        蕙质兰心冰雪聪明花容月貌八面玲珑玉骨冰肌亭亭玉立聪明伶俐才貌双全光鲜艳丽娴淑典雅钟灵毓秀亭亭玉立温柔善良摩登女郎温柔贤惠眉目如画,花容月貌,貌美如花,如花似玉,玉洁冰清冰雪聪明明艳动人人见人爱,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间尤物出尘脱俗吹弹即破白璧无瑕美艳绝伦楚楚可人人淡如菊娇艳如花至真至纯尽善尽美美若天仙温文尔雅品貌端庄丽质天成窈窕淑女天姿绝色国色天香风姿绰约风华绝代语笑嫣然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玲珑剔透人间极品笑靥如花、巧笑嫣然笑若沛然卓而不凡&1t;/p>

        冰肌玉骨齿白唇红愁眉啼妆出水芙蓉绰约多姿淡妆浓抹二八佳人国色天香国色天姿花容月貌环肥燕瘦娇小玲珑绝代佳人梨花带雨林下风气眉目如画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靡颜腻理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倾城倾国螓蛾眉如花似玉双瞳剪水我见犹怜仙姿佚貌小家碧玉秀外惠中夭桃秾李一表非凡一表人才一笑千金仪态万方月里嫦娥稚齿婑媠朱唇皓齿一笑倾城一笑百媚春山如笑&1t;/p>

        健步如飞扭头就跑定睛一看侧耳细听冥思苦想步履矫健拔腿就跑&1t;/p>

        目不转睛听得入迷挖空心思大步流星连蹦带跳凝神注视道听途说&1t;/p>

        飞檐走壁东奔西窜怒目而视大摇大摆横冲直撞左顾右盼步履艰难&1t;/p>

        飞似得跑东张西望一瘸一拐奔走如飞挤眉弄眼匍匐前进上窜下跳&1t;/p>

        瞻前顾后蹑手蹑脚举目远望步履轻盈极目了望走马看花虎视眈眈&1t;/p>

        眼明手快、眼疾手快、风驰电掣、电光石火、眼明手捷、雷厉风行、&1t;/p>

        流星赶月、星驰电走、弩箭离弦、动如脱兔、放声痛哭、失声痛哭、&1t;/p>

        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声、哭爹叫娘、捶胸顿足、&1t;/p>

        号啕大哭、抱头痛哭、点头微笑、抿着嘴笑、淡然一笑、手舞足蹈、&1t;/p>

        大快朵颐、张牙舞爪、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嬉皮笑脸&1t;/p>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1t;/p>

        花言巧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七上八下&1t;/p>

        心急如焚奋图强废寝忘食闻鸡起舞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1t;/p>

        顶天立地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贪生怕死厚颜无耻眉飞色舞&1t;/p>

        昂挺胸惊慌失措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1t;/p>

        怒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百百中一步登天走马观花欢呼雀跃&1t;/p>

        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1t;/p>

        张牙舞爪专心致志手舞足蹈笨手笨脚挤眉弄眼得意忘形喜笑颜开&1t;/p>

        呆若木鸡悬梁刺股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买椟还珠长吁短叹翻山越岭&1t;/p>

        鬼鬼祟祟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偷偷摸摸踉踉跄跄窃窃私语喋喋不休&1t;/p>

        跃跃欲试抱头鼠窜盲人摸象调兵遣将东倒西歪左顾右盼垂头丧气&1t;/p>

        描写背-景的!&1t;/p>

        万紫千红天昏地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风平浪静风吹雨打风雨交加风和日丽气象万千鸟语花香花团锦簇花红柳绿花枝招展苍翠欲滴汪洋大海含苑欲放沃野千里汹涌澎湃彤云密布-穷乡僻壤&1t;/p>

        描写自然环境的:&1t;/p>

        一泻千里一望无际千山万水千岩万壑山明水秀山重水复山高水长大雨滂沱万紫千红天昏地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风平浪静风吹雨打风雨交加风和日丽气象万千鸟语花香花团锦簇花红柳绿花枝招展苍翠欲滴汪洋大海含苑欲放沃野千里汹涌澎湃彤云密布-穷乡僻壤层峦叠嶂春光明媚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意阑珊荆棘丛生草长莺飞荒无人烟柳暗花明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晓风残月倾盆大雨倒海翻江烟波浩渺凄风苦雨浩如烟海浩浩荡荡海阔天空浮云蔽日浮光掠影清风明月落英缤纷落花流水晴空万里湖光山色渺无人烟雷电交加数九寒天遮天蔽日漫无边际滴水成冰繁花似锦暴风骤雨&1t;/p>

        描写沙漠环境的:&1t;/p>

        寸草不生浩瀚无边海市蜃楼热浪灼人驼铃叮当茫茫大漠黄沙漫天广袤无垠描写校园环境的:菁莆校园、书声琅琅、莘莘学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1t;/p>

        描写冬天环境的:&1t;/p>

        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傲雪凌霜寒风刺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呵气成霜雪满长空漫天风雪雪花飞扬鹅毛大雪风雪交加寒风刺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寒风怒号雪满长空漫天风雪雪花飞扬天寒地冻隆冬季节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意肃杀冰天雪地寒冬腊月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百花争妍湖光山色&1t;/p>

        山光水色绿树成阴万紫千红峰峦叠嶂奇峰突起&1t;/p>

        山清水秀碧江盈盈海天一色湖畔垂柳碧水青山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1t;/p>

        傍花随柳草长莺飞吹箫乞食春风风人春风和气&1t;/p>

        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色撩人鹅毛大雪&1t;/p>

        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如登春台&1t;/p>

        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皮里春秋暮云春树满园春色&1t;/p>

        丽藻春葩口角春风虎尾春冰寒木春华大地回春&1t;/p>

        春雨如油春蚓秋蛇春意阑珊齿牙春色春蛙秋蝉&1t;/p>

        春诵夏弦春生夏长春深似海春山如笑春笋怒&1t;/p>

        春色满园春树暮云春色撩人春葩丽藻春暖花开&1t;/p>

        春露秋霜春花秋月春和景明春风沂水春晖寸草&1t;/p>

        唇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1t;/p>

        秋收冬藏春笋怒-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1t;/p>

        描写男人的。&1t;/p>

        形容男人的词语2oo9-o9-o3o9:54风流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一树梨花压海棠&1t;/p>

        瘦削清瘦&1t;/p>

        一团和气和颜悦色饱经风霜文质彬彬慈眉善目冷静严肃容光焕有棱有角沉着冷静面冷心慈&1t;/p>

        我岂是一个帅字形容了得。我乃: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天下无敌、宇内第一、寂寞高手、刀枪不入、唯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待友热情、对敌冷酷、阴险狡诈、无所不为、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对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两肋插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慷慨大方、头脑精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百折不饶、百打不死、侠中豪杰、人中龙凤、有情有义、有胆有色、举世无双、既酷又帅、人之表率、诚实可信、谈吐大方、风度翩翩、气势凌人、气质高贵、单身贵族、貌赛潘安、智胜孔明、勇比子龙、义关羽、巧越鲁班、至尊至圣、至高无上、华丽绚烂、英勇无比、道德榜样、千杯不醉、坐怀不乱、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傲视众生、世外高人、光明磊落、公正无私、震古烁今,第一大英雄大豪杰大侠客大宗师,急如风、静如林、掠如火、不动如山,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玉面小飞龙,英俊与智慧的化身,侠义与仁义的糅合,前辈高人巨侠是也。&1t;/p>

        温文尔雅理直气壮口若悬河年轻有为谈笑风生明眸皓齿目光如柱英姿勃勃伶牙俐齿面如冠玉博学多才&1t;/p>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天下无敌、宇内第一、寂寞高手刀枪不入、唯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谦虚好学、...&1t;/p>

        才貌双全逸群之才玉树临风温文尔雅淑人君子&1t;/p>

        清新俊逸品貌非凡才貌双绝惊才风逸风流才子&1t;/p>

        雅人深致城北徐公堂堂正正七尺男儿英俊潇洒&1t;/p>

        顶天立地血性男儿足智多谋风流倜傥正义之士&1t;/p>

        英勇好斗武艺高强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救死扶伤&1t;/p>

        坐怀不乱翩翩少年昂藏七尺彪形大汉惨绿少年&1t;/p>

        断袖之宠断袖之癖断雁孤鸿傅粉何郎蜂迷蝶猜&1t;/p>

        蜂识莺猜寡鹄孤鸾孤鸾寡鹄鳏鱼渴凤华封三祝&1t;/p>

        巾帼须眉佳人才子君子好逑狂蜂浪蝶旷夫怨女&1t;/p>

        浪蝶狂蜂浪蝶游蜂邻女窥墙怜香惜玉面如傅粉&1t;/p>

        美如冠玉面如冠玉男大当婚男大当娶男大须婚&1t;/p>

        南户窥郎女貌郎才男尊女卑女中丈夫匹夫无罪&1t;/p>

        翩翩年少翩翩少年噙齿戴秋风团扇弃旧怜新&1t;/p>

        人面桃花桑弧蓬矢色衰爱弛沈腰潘鬓上烝下报&1t;/p>

        投梭折齿投梭之拒闲花野草闲花野草萧郎陌路&1t;/p>

        须眉男子血性男儿惜玉怜香野草闲花莺俦燕侣&1t;/p>

        掷果潘安掷果潘郎坐怀不乱坐上琴心醉玉颓山&1t;/p>

        玉树临风鹤立鸡群一表人才仪表不凡高大威猛&1t;/p>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气宇不凡冷酷无情&1t;/p>

        薄情寡义收放自如心无所挂忘恩负义铁石心肠&1t;/p>

        面冷心硬没心没肺少心缺肝才貌双全逸群之才&1t;/p>

        命宫为统领,所有有关的事情,都需要参考命宫星气。&1t;/p>

        田宅宫管出生后到少年时期,幼年独立人格没有形成,田宅宫的主星九成以上直接就是带大命主之人命宫的主星,故而幼年时期,性格,运势都直接以田宅宫来看。&1t;/p>

        独立人格的确立由命宫所管,一般少年时期,十五六岁,人就会确立自己的理想,人生观,世界观,故而,命宫在少年到青年时期体现最终。&1t;/p>

        身宫管着三十岁后的运势。&1t;/p>

        晚年则由太岁宫(岁建宫)所管,一般在四十五到五十岁开始。&1t;/p>

        迁移宫管早晨,和人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影像和镜像中的面目。&1t;/p>

        命宫管上午,中午。在常人面前表露出来的面目。&1t;/p>

        身宫管下午。&1t;/p>

        太岁宫管晚上,独立一个人或者跟最亲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所体现的性格,面目。是内心深处,灵魂深处的东西。&1t;/p>

        相互制化编辑&1t;/p>

        火星铃星,火铃太阴。&1t;/p>

        火铃和八字的自刑有关,代表内斗,内耗,较真,急躁,优点是认真。&1t;/p>

        需要贪狼,或者贪狼的副星感应组合,化解,也是一种相互的化解,贪狼没火铃也不利。&1t;/p>

        地空地劫。&1t;/p>

        空劫和八字的空亡有关,日柱犯空或者关键的用神空亡。&1t;/p>

        空劫的化解需要光明的星气,空劫代表臭气,空气污染,乌云,情商低,空想多,优点是散思维,天马行空的想法,需要光的太阳,比如太阳庙旺之地,或者太阳化权禄,或者用灯光,火铃贪的组合,来组合七杀,七杀也是光明的星星。&1t;/p>

        擎羊陀罗。&1t;/p>

        羊陀和八字缺乏护卫有关,代表追求完美,纠结,反复,优点是对高品质的追求。&1t;/p>

        羊陀的化解需要天府天相左辅右弼,也是相互的化解。&1t;/p>

        等等&1t;/p>

        每个存在的星星都有优点缺点,或者说多面性,不单是优点缺点这么简单,看星气的组合,相互的搭配,怎么样充分利用好星星的长处,用得有价值,是最关键的。&1t;/p>

        紫微斗数编辑&1t;/p>

        紫微斗数为一种星命术,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中的一种。认为人出生时的星相决定人的一生,即人的命运。认为各种星曜对人的命运具有特定的关连,又因为星曜按一定次序出现,相应的人就按照这个次序接受星曜带来的影响。而分析人出生时的星相就可以判断人本身命运的好坏和时间顺序。&1t;/p>

        特点编辑&1t;/p>

        紫微斗数,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最重要的支派之一。她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构成命盘,结合各宫的星群组合,牵系周易卦爻,来预测一个人的名员流程、吉凶祸福的。&1t;/p>

        相对于四柱推命而言,其渊源较早,而又是同源而分流,故并称为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两大派别;而且紫微斗数推命术既具有道家宇宙观的神秘色彩,又具有注重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近代意蕴,在中国神秘文化中卓立特出,名列“五大神数”之,号称“天下第一神数”。&1t;/p>

        紫微斗数推命的出点依然时天人合一的观念和阴阳五行的学说,但她在一般推命术的推算程序的基础上,以处于北天中央正宫的紫微垣中诸吉、凶、化星的尊卑位置特点及地球面对他们向背运动的规律,赋予不同的命理意义,以推知人的命运,因而具有自己的方法和特点。&1t;/p>

        紫微斗数推命术的基本方法是以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定出其命宫所在,依此推断其终生的地位、人格、贫富、休咎,然后依次列出兄弟宫、夫妻宫、子女宫、财帛宫、疾厄宫、迁移宫、交友宫、事业宫、田宅宫、福德宫、父母宫,作出生图;从而观察各宫位的星群组合,推知其斗数命理;最后再通过四化星(化科、化禄、化权、化忌)的牵引,注意各种变化的轨迹。&1t;/p>

        紫微斗数的明显特点是:&1t;/p>

        1、可将人的命运凶吉、贵贱休咎作出具体的说明,而非抽象的把握。&1t;/p>

        2、紫微斗数通过命盘十二宫,系统而全面的预测一个人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遭遇,逻辑体系严密,既相对容易、程式化,又变化演绎,又较高的数理性和深刻性。正因为如此,这种预测方法并非江湖上目不识丁的卜者或盲者可以掐指推算、信口开河的,在中国民间不如四柱流行,反过来讲,也正因为如此,紫微斗数才少了点庸俗性、玄虚性、迷信性,伴随着世界性的“易经热”、“命理热”、“信息预测热”的不断形成高潮,在现代文明程度较高的台、港、东南亚等地蔚然成风。&1t;/p>

        明原理编辑&1t;/p>

        紫微斗数由唐朝的【琴堂五星术】及【十八飞星】合并改良而成[1]。&1t;/p>

        在紫微斗数之前,琴堂五星术是非常流行的,而五星术和子平八字术一样,采用过节气排命盘的方法。具体原因是,每隔一甲子,太空中的这七颗星都会大致回归到之前所在的位置:&1t;/p>

        1、金星的公转周期是1.62年,乘以37.o3约等于1甲子;&1t;/p>

        2、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62年,乘以5.o5约等于1甲子;&1t;/p>

        3、水星的公转周期是o.32年,乘以187.5约等于1甲子;&1t;/p>

        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乘以31.57约等于1甲子;&1t;/p>

        5、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88年,乘以2.oo8约等于1甲子。&1t;/p>

        6、月球的公转周期是o.o8年,乘以75o约等于1甲子。&1t;/p>

        根据以上算法,我们不难得知:这六颗星每隔一个甲子,其位置都会大致回归,但不是和之前的地点完全重合,而是有误差的。其中金、木、土、太阴都还好说,误差并不大;但是水星、火星的位置却差的实在有点远,所以无论采用什么计算方法,五星术都会越来越失准。王亭之将五星术的失宠归罪于“算法不精确”,其实是错怪了古代先哲。照令东来的计算、分析,是因为“水星、火星的位置浮动导致星象的甲子回归法则失准”,七颗星错掉了两颗,当然没法做到更加精确。&1t;/p>

        在“琴堂五星术”渐渐失准的时候,“紫微斗数”应运而生。与五星术采用的是“甲子轮回法则”和“金、木、水、火、土、日、月”七颗星不同,斗数使用的是“年度轮回法”,主体是“南北斗正曜”和“太阳、太阴”两星。&1t;/p>

        南北斗星曜的“年度轮回”相对于五星的“甲子轮回”,有如下优势:&1t;/p>

        1、紫微斗数安星的误差更小。令东来可以保证,2oo年前的阴历2月17日跟今天(2o14年2月17日)相比(或者是5月6日、11月2日,随便说一个时间都可以),南北斗等星在星空中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即使有偏差,也是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1t;/p>

        2、紫微斗数只看太阴历,根本不需要过节气,因为节气是按太阳的位置来排的,紫微斗数的星曜排布只以紫微星的位置来排,跟太阳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而紫微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动的,北宋时紫微星离【正北天极】差6度,而现今【只差1度】不到,可见1ooo年的时间过去,紫微星仅仅只变动了5个度数,这在星盘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宫是3o度)。&1t;/p>

        3、紫微斗数并不重视太阳的具体位置,因为在紫微斗数的创立哲学里,太阳是否跨过了黄经315度、当天是否已经立春都不影响南北斗正曜的排布。我们所要看的,无非是研究出生时是白天还是夜晚。&1t;/p>

        紫微斗数是从“五星术”中吸取到星曜安宫的算法,又从“十八飞星”里面吸取到“星曜实质化”的论命法则,还加入现实中的许多重要元素,三者合一而成。&1t;/p>

        入门编辑&1t;/p>

        在网上算紫微斗数,输入年月日时以后,我们会看见一张图。&1t;/p>

        一张方形的图。&1t;/p>

        上面有很多字,而且字的颜色并不相同,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黑色,花花绿绿,蛮好看的。&1t;/p>

        还有一些地方,写着夫妻、子女、财帛等等词语。&1t;/p>

        绝大多数的人,第一眼会看到“命宫”。有的人看到自己的“命宫”里面坐了个七杀,心里就有种不祥的感觉:“七杀是什么?好像很不好的样子。”&1t;/p>

        还有的人呢,看到自己的命宫里面是紫微、天府、天相之类,就有点兴奋了。这些词语,光是念起来都觉得舒服,不信你多念几遍。&1t;/p>

        然后,绝大多数的人,就开始对照网上的资料,开始自己给自己算命了。&1t;/p>

        因为这样简单的接触,我们开始学习紫微斗数里面的道理。&1t;/p>

        可惜,绝大多数人学的都是错误的。因为你们看到的资料,既不正统,也不完整,更没有讲明适用范围。&1t;/p>

        各位不妨想想,如果你拿着百度搜来的资料就能把命运算准,那算命岂不是太简单、太小儿科了。&1t;/p>

        诚然,各位搜索得来的讯息中有正确的,但是更多内容是错的。算命,容不得半点马虎,错了一点点,可能全盘都错了。&1t;/p>

        ——想要做出正确的预测,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沿着正确的步骤,逐渐往下推理。&1t;/p>

        像你们这样随便翻翻书,然后百度搜索一下,胡乱学点东西,只会越学越紧张、越害怕。天天想着什么“刑克”“破财”“灾病”,精神上都会出问题。&1t;/p>

        而且,千万不要想着你有一天能够大彻大悟,忽然就成高手。&1t;/p>

        算命要讲步骤、讲方法,学习也是一样的。你拿《资本论》去给小学生阅读,他智商再高也很难读懂,因为他没有读这本书的基础能力。&1t;/p>

        做任何事,都要打基础。基础不牢固,永远成不了大师。&1t;/p>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1t;/p>

        法家编辑&1t;/p>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1]&1t;/p>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3]&1t;/p>

        中文名法家历史时期先秦、西汉、晚清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代表著作《商君书》、《韩非子》主张思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家先驱管仲(齐法)、士匄(晋法)集大成者韩非法家始祖管仲、士匄、赵鞅、荀寅、李悝&1t;/p>

        目录&1t;/p>

        1学派来源&1t;/p>

        2展历史&1t;/p>

        ?齐法家&1t;/p>

        ?三晋法家&1t;/p>

        ?秦汉&1t;/p>

        ?魏晋南北朝&1t;/p>

        ?儒外法里&1t;/p>

        ?近代新法家&1t;/p>

        ?现代法制&1t;/p>

        3代表人物&1t;/p>

        4代表著作&1t;/p>

        5治国之道&1t;/p>

        ?制定法律&1t;/p>

        ?循名而责实&1t;/p>

        ?好利恶害&1t;/p>

        ?治道不法古&1t;/p>

        ?势术法结合&1t;/p>

        ?法布于众&1t;/p>

        ?依法办事&1t;/p>

        ?刑无等级&1t;/p>

        ?法律稳定&1t;/p>

        6教育思想&1t;/p>

        7伦理思想&1t;/p>

        ?人性观&1t;/p>

        ?诚信观&1t;/p>

        ?义利观&1t;/p>

        8历史局限&1t;/p>

        学派来源编辑&1t;/p>

        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汉书》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1t;/p>

        商鞅&1t;/p>

        商鞅&1t;/p>

        官。”&1t;/p>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管仲及其后继者提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的观点,子产则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命题,承认自然界有其客观的规律,反对天人感应的观念。[4]&1t;/p>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3]&1t;/p>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也进入到一个“注重人事”、“私学”大兴、“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在那里,传统的神权观念和神权思想受到了“德”、“仁”思想的猛烈冲击、批判,“礼”思想、“法”思想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士”阶层出现,私学大兴。这些“士”阶层有文化知识,有政治谋略,有军事才能,他们的活动不受国界的限制,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统治者的礼遇,从这个意义上讲,士人的活跃,奠定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基础。此后,个人著书立说蔚然成风,道、法、名、兵、阴阳、农、杂等学派相继出现,形成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人们手中已经有很多书籍,学术文化开始步入民间,整个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得到普及和提高。[5]&1t;/p>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国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纽带维系的贵族政体。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法家的政治口号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展历史编辑&1t;/p>

        齐法家&1t;/p>

        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齐法家。&1t;/p>

        管仲&1t;/p>

        管仲&1t;/p>

        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太公封齐,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6]&1t;/p>

        三晋法家&1t;/p>

        在我国,法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时期的一次思想上的大辩论,这次大辩论基本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展的基础。特别是儒、法两家围绕对待“礼”和“法”的态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其中法家代表人物大都源自三晋大地,从中华法系第一部成文法典的著者李悝,到“礼法并重、邢德并举”的荀况,再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并且提出权力制约理论的韩非,以及吴起、商鞅、慎到等。其法治精神和法治思想共同构成三晋法家文化的精髓,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7]&1t;/p>

        战国时期,法家主要划分为齐法家和秦晋法家两大阵营。秦晋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秦晋法家奉法、术、势为至尊与圭臬,齐法家既重术、势,又重法、教。[6]&1t;/p>

        秦晋法家的创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籴”法,兼顾农人与市民的利益。他还收集当时诸国刑律,编成《法经》6篇。《法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与李悝同时期的吴起先在魏国进行兵制改革,后又在楚国进行政治改革,“明法审会,损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打破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强迫旧贵族徙边垦荒,奖励“战斗之士”。后来,商鞅在秦实行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战,凡勤于耕织而多缴粟帛者可改变原来身份;有军功者可授以爵位;实行郡县制;主张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轻视知识文化的作用。他用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t;/p>

        在经济上,铁器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开始普遍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力迅提高。铁器在春秋末年已经出现,但不普及,进入战国以后,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经离不开铁工具。《管子》里谈到: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其事。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和广泛使用既增强了开荒的能力,使可耕地面积增多,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春秋中晚期,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随之而来的是,私田不断增多,土地逐渐可以交换、甚至买卖,井田制渐趋瓦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也开始转变,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耕作代替了犁耕为单位的集体协作,封&1t;/p>

        商鞅变法&1t;/p>

        商鞅变法&1t;/p>

        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渐破坏,出现了个体手工业者、商人。他们的行业很多,有铁工、木工、纺织、洗染、刺绣、制陶等。内部分工还很细,有专做鞋、帽、农具、炊具、车子以及专做葬具的。战国时期,参与商品交换的种类繁多,商品交换的地域也相当广,如北方的走马、吠犬,南方的羽毛、象牙、皮革、丹青,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文旄等。手工业、商业繁荣的结果,城市也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人口众多、经济达的大城市。&1t;/p>

        秦汉&1t;/p>

        战国、秦朝时期,法家理论得以全面实践。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1t;/p>

        从出土文献资料看,在汉初标榜黄老“无为”政治的另一面,又体现出对秦代法制的继承。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空前上升,但是法家理论依然挥着一定的影响。汉宣帝所谓“本以霸王道杂之”  ,就反映了这样的影响。&1t;/p>

        魏晋南北朝&1t;/p>

        东汉末年,随着士人群体意识的自觉以及曹操父子政治方略的转变,儒家失去了正统地位。玄学在魏晋2oo多年中一度取代儒家占据正统地位。&1t;/p>

        法家学说的文化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又得以重新上升。史载曹操“揽申、商之法术”,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很大,不官不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政治上推崇法家。博士公孙表献上《韩非子》一书,劝他用法制管理臣下。他对韩非的集权思想非常赞赏。&1t;/p>

        儒外法里&1t;/p>

        隋唐时期法家继续展,唐朝的科举中也设有法家科目。宋朝时期儒家全面上位。在后来的历史中,偏好法家理念治国的人还有诸葛亮、隋炀帝杨广、王安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张居正、清世宗胤禛等。但大部份获得好评的帝王都是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国者,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玄烨等。可见法家的脉搏仍然存在,法家在许多重要历史时刻都顽强地表现了自己,如诸葛亮治蜀、永贞革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时期。使历史一次次向前迈进。&1t;/p>

        近代新法家&1t;/p>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奄奄一息的清朝在西方文明的入侵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清日甲午战争中清方的失败和日俄战争日方的胜利大大加强了国人全盘西化的决心。西方政治经济理念几乎被生吞活剥的引入。这时的清国学者,如章太炎、刘师培、梁启、麦孟华等现,相对于西方的法治,沦于满清的中国也有过主张法治的思想,那就是法家。&1t;/p>

        在晚清的特定时势与学术背景之下,出现了章太炎、梁启、沈家本等“新法家”,他们反对传统上对法家的不合理批评与抨击,大力为法家平反正名,称赞法家的历史功绩,用“法治”或“法治主义”来认知和解读法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出“新法治主义”。这一开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学术意义。[8]  &1t;/p>

        民国时期对法家思想复兴贡献最大的是陈启天,他甚至将韩非子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并列,认为韩非子对中国古典政治学的贡献有如亚氏对西方政治学的贡献;他在《先秦法家的国家论》一文中也提到了“新法家”概念,他说:“近代中国已进入世界的新战国时代,似有产生新法家的必要。”陈启天还著有《商鞅评传》、《韩非子校释》、《张居正评传》、《中国法家概论》等著作。民国时期出版的关于法家的著作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今天新法家建设的宝贵资料。&1t;/p>

        现代法制&1t;/p>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展而成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割裂自己的历史而凭空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样如此。[7]  &1t;/p>

        我们研究借鉴法家文化精华,把其中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立起一种法治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培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7]  &1t;/p>

        代表人物编辑&1t;/p>

        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政治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9]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1o-11]  &1t;/p>

        姬侨(?—公元前522年),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号成子,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郑国贵族,郑国国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子产的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1t;/p>

        李悝(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1t;/p>

        李悝&1t;/p>

        李悝&1t;/p>

        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人(今河南濮阳)。约生于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卒于周安王七年(前395年),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时任丞相,主持变法。司马迁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李悝变法在魏国走上富强之路过程曾做出很大贡献,是中国变法之始,随后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都在展着李悝的变法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13]  &1t;/p>

        慎到(约公元前39o年~公元前315年),&1t;/p>

        慎到&1t;/p>

        慎到&1t;/p>

        赵国人,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后来成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另有资料认为在前42o年-前337年),&1t;/p>

        申不害&1t;/p>

        申不害&1t;/p>

        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14]  &1t;/p>

        商鞅,原名卫鞅,也叫公孙鞅,战国时期卫国人。&1t;/p>

        商鞅&1t;/p>

        商鞅&1t;/p>

        商鞅早年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孙痤病死后,魏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者,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拿出了三套改革方案,分别为“帝道”、“王道”、“霸道”。商鞅畅谈霸道的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改革变法理想的舞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保证了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15]  &1t;/p>

        剧辛(公元前?~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战国后期法家的重要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1t;/p>

        韩非(约公元前28o--前233年),汉族,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将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紧密结合,系统化展法家学说。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被毒死在秦狱中。韩非虽然在生前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把法家思想、学说进一步展,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1t;/p>

        秦始皇,(前259年—前21o年),嬴姓,赵氏,名政。&1t;/p>

        秦始皇&1t;/p>

        秦始皇&1t;/p>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前,有一次,他读了韩非写的书,十分佩服的说:我想和这个人交流,即使死也没遗憾了。他根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开始作为强化国家机器。在中央,确立了一整套为皇权服务的官僚体制,使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在地方,废除了所有的分封诸侯国,设立郡县,将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县,皇帝直接掌握地方行政官的任免权。&1t;/p>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o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16]  &1t;/p>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o年),西汉法家人物、[17]    理财家。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o年之久。终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公元前8o年桑弘羊因与权臣霍光政见不和被杀。&1t;/p>

        代表著作编辑&1t;/p>

        《隋书·经籍志》列出的法家经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书》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韩非子》二十卷、《新书》三卷、《正论》六卷、《法-论》十卷、《政论》五卷、《阮子正论》、《世要论》十二卷、《陈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难论》五卷等。&1t;/p>

        治国之道编辑&1t;/p>

        制定法律&1t;/p>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的作用是约束百姓的&1t;/p>

        法家&1t;/p>

        法家&1t;/p>

        行为。而君王拥有权势可以惩罚违法之人,可以奖赏顺服王法的人。通过赏罚来督促百姓的理论依据是人性趋利避害。同时韩非子还补充道:“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圣人治国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恶。一国之内为善的人不计其数;使少数作恶的人不作恶,国家便能太平。君王治国,是依靠众人的力量并使(那小部分作恶的人)去除恶。所以,(治理一个国家)不要老是着眼于提倡好的道德,而应致力于建立(那管理少数作恶者的)条文。据此推论,君王只需掌握法律,以法治民,社会就会天下太平,而只以宣扬好的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是徒劳的。&1t;/p>

        循名而责实&1t;/p>

        这是法家对“正名”的解释。君王需要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权术。而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有责任去完成其职务所要求的各项工作。君王的职责是把某项名义的职务授给某人,这项职务所要求的工作已经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君王只关心某个官吏是否恪尽职守,至于怎样完成工作要求,是臣子本身的事,不需要君王指导。君王要做的只是:完成任务有赏,完不成任务受罚。关键是君王如何选择合适人去担任某项职务。“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这样,能者居上位,无能者淘汰。&1t;/p>

        好利恶害&1t;/p>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管仲曾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因而,法家将“好利恶害”得人性与国家富强结合起来,用赏赐、刑罚诱使、驱使人们“耕”、“战”、“告奸”,凡是生产粮食多的、杀敌有功的、揭违法犯罪的,都可以得到官爵、田宅,任何人,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按照国家的法令去做,就可以得到富贵荣华,而国家也就富强起来了。[18]  &1t;/p>

        治道不法古&1t;/p>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展而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1t;/p>

        势术法结合&1t;/p>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当代学者刘木鱼(刘铎)在《非法非人治》中提到:“法之卫意,在乎君政,政之所为,在乎一道”。&1t;/p>

        战国初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应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全面变革奴隶制的需要,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学派。这一学派的思想家在理论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别,但都主张以“法”治国。讲学于稷下学宫的齐国法家,继承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黄老之学,主张法礼并重,先德后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较为温和的法治理论。《管子》中的法家著作和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是他们的代表作。而秦晋两国的法家则主张严刑峻罚,反对礼义说教,专重于法、术、势,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力并天下。他们是法家中激烈而彻底的一派,政绩显著。历史上通常把秦晋法家视为先秦法家学派&1t;/p>

        商鞅&1t;/p>

        商鞅&1t;/p>

        的主要代表。&1t;/p>

        秦晋法家的创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籴”法,兼顾农人与市民的利益。他还收集当时诸国刑律,编成《法经》6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与李悝同时期的吴起先在魏国进行兵制改革,后又在楚国进行政治改革,“明法审会,损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打破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强迫旧贵族徙边垦荒,奖励“战斗之士”。后来,商鞅在秦实行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战,凡勤于耕织而多缴粟帛者可改变原来身份;有军功者可授以爵位;实行郡县制;主张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轻视知识文化的作用。他用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t;/p>

        商鞅重“法”,申不害则重“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为了防备大臣操纵权力、玩弄法柄,申不害建议最高统治者必须用术,君主应以“独视”、“独听”、“独断”的手段来实行统治。他认为,“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君主“方寸之机正而天下治,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君主个人的言论和主张可以决定国家的兴亡,表明了专制独裁主义的思想。&1t;/p>

        慎到是法家中强调“势”治的一派,主张君主可以“握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他从“弃知去己”的观点出,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他以法为最高准则,提倡“官不私亲,法&1t;/p>

        韩非子&1t;/p>

        韩非子&1t;/p>

        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君臣》),强调“法”必须和“势”相结合,把君主的权势看作行法的力量,所谓“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缶贤者”,但他又认为国家的存亡并非全由君主一人的力量所决定。“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承认“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提出“守法而不变则衰”。&1t;/p>

        战国末期的韩非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将“势”、“术”、“法”三者糅合为一,即势立威、术驭臣、法制民,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把历史的展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和当今之世。在哲学上,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认为道是万物&1t;/p>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1t;/p>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1t;/p>

        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活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参验”的方法,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认为“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这种把“参验”作为判别知识真伪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展具有重要意义。&1t;/p>

        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到了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的体系中,德刑并用,成为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对以后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t;/p>

        法布于众&1t;/p>

        法要“布之于众”既然法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是人民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那么法律就应当以成文的形式出现,并做到公布于众,并争取做到“家喻户晓”。韩非强调:“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  定法)。法之所以公布,其目的有二:一是“使万民知所避就”,能以法律自戒,二是为了监督官吏公开断案,防止罪犯法外求情。&1t;/p>

        依法办事&1t;/p>

        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其权威性。法家坚决反对在“法令”之外讲仁爱、道德,韩非子明确指出:“明其法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他认为,“任法而治”要排除一切人为的因素,以免“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正所谓“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1t;/p>

        刑无等级&1t;/p>

        法家认为,法一旦颁布生效,就必须“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君臣要“任法去私”。强调“法”作为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乃“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形象说明了“法”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在运用过程中不因人的主观因素不同而生变化,对任何人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所谓“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皆体现了法家公平执法的决心。&1t;/p>

        法律稳定&1t;/p>

        “壹法”、“一尊”强调统一法律的内容、立法权,并保持法的稳定性,即:“壹法”、“一尊”。“法莫如一而固”,“一”指的就是“法”的内容,不能“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固”则指保持法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只会是亡国之道,这也反映了战国末期,法家从“变法”到“定法”的立场之转变,只有“政法独制于主”,才能保证“政不二门”,达到统一立法权之目的。[19]  &1t;/p>

        教育思想编辑&1t;/p>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其中杰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1t;/p>

        商鞅变法是当时各国变法运动中比较彻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是对立的。他指责“儒学”为“虱子”,他说:“礼乐”、“诗书”、“仁义”、“修善”、“孝悌”等等都是祸国殃民的东西,如果用这些复古主义的教条来治理国家,就会“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农战》)。敌人一来,国土就必被侵削;敌人不来,国家也必定贫穷。他同时痛斥那些“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画策》)的奴隶主贵族和儒生都是“□民”。必除之而后快。而当他们利用“诗”、“书”作为“以古非今”的舆论工具,企图进行反对活动的时候,商鞅则坚决主张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击和镇压。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特别重视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革新变法的人才。他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所谓“游宦之民”,主要是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商鞅要培养和提拔的“耕战之士”,就是那些在进行封建兼并战争和展封建经济中对新兴地主阶级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商鞅认为对待这样的革新分子则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大胆地培养、提拔和任用。&1t;/p>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反对向学生灌输“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浮学”。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他提出“壹教”的教育纲领。“壹教”的实质就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统一-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商鞅认为:“壹教则下听上”(《赏刑》)。他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字分》)。明确指出“法”是地主阶级的生命,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君臣》)。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论、行动必须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为标准。为了使“法治”教育能够贯彻执行,商鞅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定分》),把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官吏的手中。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迁徙、死亡的情况,得立即选派接替者“学读法令”,可见商鞅对树立法家对教育的领导是十分重视的。商鞅为了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强调“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视了学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专业的教师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是违背文化教育展的客观规律的。他对旧文化又采取一概削除的简单粗暴的政策,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商鞅为了使秦国富强,他把农战作为治国之要。他奖励农战,主张加强农战教育。他说:“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慎法》)。&1t;/p>

        在教育途径方面,商鞅重视在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增长人们的才干。并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所实施的“法”教和奖励“农战”的政策,却包含着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的一面。&1t;/p>

        韩非总结了战国前期和中期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五蠹》),是造成祸乱的重要原因。并认为当时的“私学”和统治者是“二心”的。这种“私学”是新兴地主阶级实行“法治”的绊脚石。因此他断然主张采取“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的措施,即禁止办私学的人的行动自由,禁止言论和结社的自由。&1t;/p>

        韩非猛烈地批判和攻击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特别是反对当时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他指斥儒家的那一套“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是致使国贫兵弱,乃至亡国的根源。在韩非看来,其他学派的理论都是互相矛盾的,只能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是非不分,统治者如果兼听他们的意见,就必然引起乱子。因此,韩非主张禁止这一切互相矛盾、只能惑乱人心的学说,而定法家于一尊。特别是要防止老百姓受到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要对他们的思想实行严格的统制。&1t;/p>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非的法家思想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利益的,它是一种进步的思潮,对建立地主阶级的统一政权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也反映了地主阶级反动性的一面,即对劳动人民实行思想统制的愚民政策。韩非的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对文化教育的展,对学术流派的繁荣也是极为不利的。&1t;/p>

        韩非主张培养“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孤愤》)。这些“智术能法之士”就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治路线的革新人物,并且是积极拥护“耕战”政策而为它进行斗争的战士。韩非对“智术能法之士”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做了详细的阐明,这种革新家必须是一个忠于封建国君“北面委质,无有二心”的人,并能做到“能去私曲,就公法”,“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有度》),一心一意为封建主义国家效力的所谓“贤臣”,“良将”。这种革新家应该具有“远见而明察”,“强毅而劲直”(《孤愤》)的品质。就是说他应该在思想上具备进步的历史观和变革思想;在政治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坚定地执行法治路线的坚强毅力和刚直的品质。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韩非继承和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认为必须使国内做到“言谈者必轨于法”,意思是说要使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非提出了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他说:“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五蠹》)。所谓“无书简之文”、“无先王之语”,实质就是要废除、清算古代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和道德说教,特别是儒家所尊崇的“礼、乐、诗、书”和“仁、义、孝、悌”这一套东西,并从而实现他的“以法为教”的主张。伦理思想编辑&1t;/p>

        法家思想内容丰富,结构较为完整,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1t;/p>

        人性观&1t;/p>

        法家伦理思想中最具主题色彩的就是人性本恶论的主张。在法家看来,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古往今来人人固有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不可改变的。从传承思想文化的角度看,法家的人性本恶论观念是从荀子性恶论思想的继承。荀子的性恶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的无法满足状态。他在《荀子·性恶》说:“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他认为,正是在人的本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的财产占有欲和好利之心。《荀子·荣辱》中写道:“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秀,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同时还认为,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从尧舜到庶民百姓没有什么差别,而人世间最值得荣耀的就是掌握政治权利。《荀子·王霸》里谈到:“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荀子认为人的这种本性是不尽合理的,这就应该借助于开展深入的社会实践来矫正,即‘化性起伪’。法家先驱及代表人物或先于荀子谈到了或在荀子之后拓展了这一人性论思想。《管子·禁藏》说:“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人性好利的主要表现为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要。《商君书·算池》里指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由于人有这种生存需要,因此,每一个人在利弊之间都要趋利避害。《商君书·算池》:“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商鞅认为,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人的一生就是追逐名利的一生,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制于好利的本性。这种人本性论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追求爵位,经济上就是追求田宅。《商君书·错法》中指出了统治者恰恰可以利用此人性论实现自己的统治,“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韩非的人性论,部分的受了荀子的性恶论的影响,同时,也继承了商鞅的人性好利的观点。韩非认为,人的好利主要根源于人们的生存需要,他以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每个人都有欲利之心,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支配,即使是父子、君臣之间,也是计利而行的。韩非举出了社会上的溺婴习俗说明这一已经演化为自私自利的思想。《韩非子·六反》:“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认为,儒家所说的君臣之间以忠信仁义相待,是不可靠的。《韩非子·难一》:“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重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总之,法家人性论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展的产物,是商品等价交换在人们利益上的反应,也为法家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历史进步性。诚信观&1t;/p>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带有普遍的成人立身标准,自古至今中国的先哲们都有所指。法家思想精英也不例外。“诚”,真心实意,开诚布公。“信”的基本含义为诚实、不疑、不欺。法家先驱管仲认为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如何讲诚信,他从两个方面做了阐释。先他重诚信,把诚信纳入德行的范畴。  “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贤大夫不恃宗室,士不恃外权。坦坦之利不以攻,坦坦之备不为用。故存国家、定社稷,在卒谋之间耳。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  (《管子·枢言》)。“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慎使能而善听信。使能之谓明,听信之谓圣,明信圣者,皆受天赏。使不能为昏,昏而忘也者,皆受天祸”(《管子·四时》)。第二,管仲把诚信的道德观念拓展到刑罚和军事领域中。他分别在《管子·权修》、《管子·版法解》和《管子·九废》中指出:“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岂敢为之乎?”;“刑赏信必,则善劝而奸之”;“今恃不信之人,而求以智;而不守之民,而欲以固;将不战之卒,而幸以胜;此兵之三暗也。”&1t;/p>

        吴起和商鞅等改革派,把诚信置入改革措施中,在倡导践行变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诚信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他是靠诚信为变法打基础,他懂得用诚信赢得民心,从诚信入手树立改革者的形象。吴起靠诚实守信受到老百姓的拥护,维护了自己的道德形象。《吕氏春秋·慎小》记载:“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明日有人偾南门之外表者,仕长大夫。’明日日晏矣,莫有偾表者。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吴起自见而出,仕之长大夫。夜日又复立表,又令如邑中如前。邑入守门争表,表加植不得所赏,自是之后,民信吴起之赏罚。”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有描述:“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市,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1t;/p>

        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吸取了商鞅等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先,他为功利而信。《韩非子·难一》有记载:“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不必无兽;以诈谕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也。’”第二,韩非不吝美言,颂扬诚信美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高调赞美了晋文公以诚信将卫国的事情。“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攻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原之食竭力尽矣,君故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1t;/p>

        义利观&1t;/p>

        法家先驱人物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提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从物质生活中寻求&1t;/p>

        法家&1t;/p>

        法家&1t;/p>

        道德的根源,肯定了“利”对“义”的决定性意义。不仅如此,法家还认为道德观念会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是绝对功利主义者。韩非在《五蠹》篇中论述到:“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法家坚持人们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物质基础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当社会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时,人们就会行仁义、讲道德。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民众而物寡”、“争于气力”的时期,仁义道德退而居之。商鞅提出“利出于地”、“名出于战”,韩非也明确提出“务力而不务德”,否则国家将面临贫穷落后甚至是亡国的危机。法家认为儒家所谓的“爱人之心”实际上是“伤民”,而儒家那套繁杂的仁义礼节不但于民无益且有害,是暴-政的端。而法家坚持,利乃是人们的行为的唯一动因,这既是社会事实,也是社会应该倡导的原则。这与法家好利、自为的人性论思想一致,并由其沿袭而来。商鞅提在《商君书·开塞》中指出:“吾所谓利者,义之本也。”总之,在法家看来,人性好利,人与人之间也是纯粹的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利”则是人的一切行为和交往的唯一动力。在这种义利观的支配下,法家思想家们也触及到了公和私的话题,法家肯定“利”,但有“公、私”之分,他们主张去私行公。法家所言的“公”是以君主的利益为大;“私”当然是指受君主统治的群众。商鞅在《商君书·修权》断言:“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因为“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他的意思是必须“任贤举能”,而不是“任人唯亲”,这样才能达到公正、公平,才不会引起争议和争夺危害君王的统治地位。慎到的《慎子·威德》中所言:“凡立公,所以弃私也。”韩非《韩非子·饰邪》里也指出:“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意在为了维护“人主之公利”,必须去私利、私欲。&1t;/p>

        历史局限编辑&1t;/p>

        儒家撰文诋毁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1t;/p>

        法家既有反对世袭制的商鞅,那些权贵是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的,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t;/p>

        也有支持世袭制,反对文人学而优则仕的慎到,在宋朝礼教日趋严密的情况下,自然不允许这种言论继续延存,有学者指出,始皇下令焚书,并无多大影响性。而事实上,自南北朝以後,由于儒学趋于显贵,历宋、元、  明、清各代,每经一次兵火变乱,公馆藏书,就随之作一次大量的销毁。儒者作为既有之得利者,不再展与儒学体系相违背的理论存在,以至于即使儒家内部之得势者也是寥寥无几。&1t;/p>

        法、术、势三者紧密结合乃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所倡导,韩非明确地指出:“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法律高于权力,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法律对权力的控制,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2o]  &1t;/p>

        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法家认为是农战,但法家认识到“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民之外事,莫难于战”。农事之苦,战事之难是推行农战的极大障碍,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己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会强盛。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法家的“强国强民”理论上,体现了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界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法家主张无限的扩大国家权利而缩小人民的利益,这是法家理论的一个危机。如果当人民贫弱到不能生存时,他们就不会再抑仪国家的食禄,而会起来夺食,届时任何赏罚都将失去作用,国家强盛将不复存在。这个简单的对立统一规律法家没有认识到。名家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派之一)  编辑&1t;/p>

        以辩论名实等思辨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刑(形)名家”。按:“名”就是指称事物的名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概念”;“实”就是“名”所指称的事物。&1t;/p>

        名家之所以被称为“名家”,就是因为他们同样是在“思以其道易天下”的过程中,为了播其声,扬其道,释其理,最先围绕“刑名”问题,以研究刑法概念著称;以后逐渐从“刑名”研究,申延到“形名”研究、“名实”研究。围绕“名”和“实”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他们的研究方法奇特,按汉代司马谈所言,是“控名指实”,“参伍不失”,因此,虽然名家擅长论辩,但其论辩又流于“苛察缴绕”,疙疙瘩瘩,诡谲奇异,所以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1]    名家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1t;/p>

        中文名  名家  释        义  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  时        代  春秋战国  名        家公孙龙、惠施&1t;/p>

        目录&1t;/p>

        1  历物十事&1t;/p>

        2  合同异&1t;/p>

        3  离坚白&1t;/p>

        4  白马非马&1t;/p>

        5  指物论&1t;/p>

        6  相关人物&1t;/p>

        7  《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名家文献&1t;/p>

        8  产生的渊源&1t;/p>

        9  杨墨&1t;/p>

        历物十事编辑&1t;/p>

        以主张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合同异”的惠施曾说出以下十个命题,而天下辩者更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1t;/p>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1]  &1t;/p>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可千里。&1t;/p>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1t;/p>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1t;/p>

        五:大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1t;/p>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1t;/p>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1t;/p>

        八:连环可解也。&1t;/p>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t;/p>

        十:泛爱万物,天下一体也。[1]&1t;/p>

        合同异编辑&1t;/p>

        合同异之辩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宋国人惠施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历物十事”,即“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十个命题,也就是我们今天同物不同号,同号不同物的主张[1]    。&1t;/p>

        离坚白编辑&1t;/p>

        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由其提出。&1t;/p>

        &1t;/p>

        白马非马&1t;/p>

        &1t;/p>

        编辑&1t;/p>

        &1t;/p>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1]    &1t;/p>

        &1t;/p>

        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1t;/p>

        &1t;/p>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1t;/p>

        &1t;/p>

        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1t;/p>

        &1t;/p>

        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天下无马,可乎?”&1t;/p>

        &1t;/p>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1t;/p>

        &1t;/p>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1t;/p>

        &1t;/p>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1t;/p>

        &1t;/p>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是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马马也。”&1t;/p>

        &1t;/p>

        曰:“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1t;/p>

        &1t;/p>

        &1t;/p>

        &1t;/p>

        &1t;/p>

        指物论&1t;/p>

        &1t;/p>

        编辑&1t;/p>

        &1t;/p>

        《指物论》乃公孙龙子的认识论,篇中讨论了认识的特点以及认识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为文以同一词兼表不同概念,判断中常省略主词,推理中又常省略前提、隐藏结论;其结构则为提出论题、自我辩驳、自我答辩。由於其辞曲折,其论诡谲,致使全篇晦涩难懂,遂成千古之谜。[1]    &1t;/p>

        &1t;/p>

        原文:&1t;/p>

        &1t;/p>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1t;/p>

        &1t;/p>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1t;/p>

        &1t;/p>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1t;/p>

        &1t;/p>

        “天下无指者,生於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兼不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1t;/p>

        &1t;/p>

        “且指者天下之所兼,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於物而乃与为指?”&1t;/p>

        &1t;/p>

        &1t;/p>

        &1t;/p>

        &1t;/p>

        相关人物&1t;/p>

        &1t;/p>

        编辑&1t;/p>

        &1t;/p>

        邓析名家第一人是邓析(《汉书。艺文志》)。其生卒年月约公元前56o年至前5o1年,是春秋末年郑国人。由于邓析从事的制作刑法活动是晋国法治文化的流韵所及,并且郑国在战国时代并入韩国版图,所以,邓析的思想与三晋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学者多认为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是邓析而不是孔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邓析著有《邓析子》两篇,但经考证系后人伪托。不过,我们认为《邓析子》还是保留了邓析思想的原意。[1]    &1t;/p>

        &1t;/p>

        惠施(公元前39o年-公元前317年)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中“合同异”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庄子·天下篇》中,惠施学派还提出了"鸡三足"、"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白狗黑"等二十一个命题。学者认为按照先秦名家的展如果没有被打断,中国是可以展出逻辑学的。&1t;/p>

        &1t;/p>

        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o年)是战国末年赵国人,是名家在战国末年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位善于论辩的游士、谋士,公孙龙常年活跃于政治舞台上,曾在赵国平原君家中当了几十年门客。在政治观点上,公孙龙同惠施一样,也是主张“偃兵”的和平主义者,他曾数次力劝诸侯国君停止相互之间无谓的战争&1t;/p>

        &1t;/p>

        在学术思想上,公孙龙专注于对“名”的研究,是名家著名人物之一,“离坚白”派的领袖,“白马”、“坚白”之辩等,是他名垂史册的主要辩题。就连公孙龙也曾自诩:“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1t;/p>

        &1t;/p>

        &1t;/p>

        &1t;/p>

        &1t;/p>

        《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名家文献&1t;/p>

        &1t;/p>

        编辑&1t;/p>

        &1t;/p>

        《邓析》二篇。郑人,与子产并时。&1t;/p>

        &1t;/p>

        《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1t;/p>

        &1t;/p>

        《公孙龙子》十四篇。赵人。&1t;/p>

        &1t;/p>

        《成公生》五篇。与黄公等同时。&1t;/p>

        &1t;/p>

        《惠子》一篇。名施,与庄子并时。&1t;/p>

        &1t;/p>

        《黄公》四篇。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时歌诗中。&1t;/p>

        &1t;/p>

        《毛公》九篇。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1t;/p>

        &1t;/p>

        右名七家,三十六篇。&1t;/p>

        &1t;/p>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鈲鋠析乱而已。&1t;/p>

        &1t;/p>

        名家流传下的代表著作《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等,今仅存《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庄子》一书曾有许多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历史地位名家之地位在秦朝以后退出政治舞台,名家的后世传人的影响均不及儒、墨、道、释、易、兵、法家等诸家影响面广,名家在不同程度的被融入到诸家文化的精髓中。名家在战国中期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思想学与逻辑学大融合也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1]    。&1t;/p>

        &1t;/p>

        &1t;/p>

        &1t;/p>

        &1t;/p>

        产生的渊源&1t;/p>

        &1t;/p>

        编辑&1t;/p>

        &1t;/p>

        名家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与上古礼官。成文法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了类似律师一类人,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由于这些学者专门从事名词概念的探讨,因此称他们为“辩者”。汉代学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则他们称为“名家”。春秋后期郑国的邓析,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春秋末期以来的名辩思潮,展到战国中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使旧有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内容,而新出现的概念还需要社会的公认。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上十分普遍,急需解决。适应这种社会需要,在三晋便出现专门研究“名实”问题的学派--名家。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惠施虽然是宋人,但其主要活动在魏国,任魏相十余年。公孙龙是赵人,主要活动在赵国,为平原君门客。三晋名家的产生,在政治上是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进行变法改革的成果,即为新的封建秩序正名。这从惠施与公孙龙的政治活动中都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公孙龙的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了稷下名家倪说的影响,我们将在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高潮部分还要论及。而战国末的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则是总结了从孔子、杨朱、墨子、邓析到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思想,成为先秦名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着重于名词概念的辨析,对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    。&1t;/p>

        &1t;/p>

        同时,他们在自然科学上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惠施和后期墨家。惠施和公孙龙代表了名家的“合同异”和“离坚白”两大派,而后期墨家则对这两大派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1t;/p>

        杨墨&1t;/p>

        &1t;/p>

        编辑&1t;/p>

        &1t;/p>

        《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棰辞二字据王叔岷说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韩非子·六反》:“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由此可知,杨朱学派当积极参与了战国时期关于坚白同异的论辩。可惜的是,杨朱学派在这方面的见解和贡献已无法考知了。&1t;/p>

        &1t;/p>

        古希腊哲学是极富纯理论探索精神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哲学是“自由的学术”,“为其自身而存在的学术”,换言之,“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而中国古代哲学大多是“致用”的学术。先秦哲学中最富于“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色彩的学术问题,大概就是坚白同异之辩了。杨朱学派“游心”于坚白同异之辩,韩非断其“不可以为官职之令”,甚至连避世的庄子学派也批评杨朱学派“敝跬誉无用之言”,则杨朱学派之富于纯理论精神实在已无可怀疑了。[2]    &1t;/p>

        &1t;/p>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粒子(“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1]    。&1t;/p>

        &1t;/p>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睨”是侧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1]    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1t;/p>

        墨家  (中国古代哲学派别)  编辑&1t;/p>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杨墨本是硬币的两个面,故杨墨互补,然古往今来人们都以孟子“距杨墨”的一般思维方式评价杨墨,这是有失公允的。[1]  &1t;/p>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1t;/p>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1t;/p>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t;/p>

        中文名  墨家  外文名  mohists  源时间战国时期  创始人墨子(墨翟)  相关著作  《墨子》、《胡非子》等  主要代表人物  墨翟、禽滑厘、田鸠、孟胜等[2]    源地  中国  领称呼  巨子&1t;/p>

        目录&1t;/p>

        1  鼻祖&1t;/p>

        2  文献记载&1t;/p>

        ?  腹?杀子&1t;/p>

        ?  孟胜殉城&1t;/p>

        3  批判儒家&1t;/p>

        4  质疑&1t;/p>

        ?  显学之争&1t;/p>

        ?  战国晚期评价&1t;/p>

        5  哲学思想&1t;/p>

        6  矛盾问题&1t;/p>

        7  国家理论&1t;/p>

        8  著作&1t;/p>

        9  后期思想&1t;/p>

        1o  教育思想&1t;/p>

        11  墨子名言&1t;/p>

        12  历史价值&1t;/p>

        13  重要规则&1t;/p>

        14  逻辑诡辩&1t;/p>

        15  科学贡献&1t;/p>

        ?  极限理论&1t;/p>

        ?  力是动因&1t;/p>

        ?  朴素时空观&1t;/p>

        ?  小孔成像&1t;/p>

        ?  几何学说&1t;/p>

        ?  三大定律&1t;/p>

        16  墨守成规&1t;/p>

        17  渐渐淡出&1t;/p>

        18  逻辑学&1t;/p>

        鼻祖编辑&1t;/p>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1t;/p>

        墨子&1t;/p>

        墨子(9张)&1t;/p>

        。孤竹君之后,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今山东滕州)人,曾担任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1t;/p>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1t;/p>

        历史背景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班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1t;/p>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例如钜子腹朜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1t;/p>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领的要以身作则。&1t;/p>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1t;/p>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3]    ,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表即1“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2“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依据。3“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1t;/p>

        后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t;/p>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但是根据考古现最后一代在晚清出现,抗夷而全部灭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最后一代钜子留下遗书,此位钜子只剩两名弟子,一外放一内传,外放弟子远行立业,内传弟子封闭了此隐灵秘府。&1t;/p>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1t;/p>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想大大改变周的制度。&1t;/p>

        文献记载编辑&1t;/p>

        腹?杀子&1t;/p>

        原文&1t;/p>

        墨者1有钜子2腹?3,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⑤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选自《吕氏春秋·去私》&1t;/p>

        注释&1t;/p>

        1墨者:指墨家。&1t;/p>

        2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1t;/p>

        3腹?:人名。&1t;/p>

        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1t;/p>

        ⑤所私:所偏爱的。&1t;/p>

        翻译&1t;/p>

        有个很有名望的墨家叫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要听我的。腹?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规。腹?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1t;/p>

        中心&1t;/p>

        作者以此赞扬了一种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1t;/p>

        孟胜殉城&1t;/p>

        原文&1t;/p>

        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巨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贤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还殁(mo4)头前于。孟胜因使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二人以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胜于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巨子于我矣,当听。”遂反死之。墨者以为不听巨子不察。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若客也。&1t;/p>

        翻译&1t;/p>

        墨家有一任巨子是孟胜,在楚国贵族阳城君的手下工作。阳城君下令孟胜带领墨家帮助他守城,并且把璜玉分成两半,做为符节。阳城君自己拿了一块,给孟胜另外一块,并定下了约定:“如果有人来接管封地,必须出示符节,如果符节符合(能够完整地拼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不然就不是)”后来楚王死了,群臣围攻追杀吴起,在楚王的葬礼上动了刀枪,阳城君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后来楚国要追究责任,阳城君就逃亡了,楚国要收回阳城这块封地,楚国派大军包围了阳城,并派出使者请求收回封地。派人来收回封地的人没有阳城君的那块璜玉,于是孟胜说:“接受别人的封地,与别人有符节约定。今天要收回封地,但是没有收到符节。但是依照我的能力无法阻止我守住阳城,为了遵守信义,帮助阳城君守城,看来我不死于阳城是不可能的了。”孟胜的弟子徐弱劝阻孟胜说:“就算死,如果对阳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是这样做,不但对阳城君无益,还会断绝墨家组织,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孟胜说:“不会的。我和阳城君,我是他的老师;即使不算他的老师,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手下。如果我不死,那么以后拜见良师时就不会来找墨者了,结拜好友也不会来找墨者了,聘请好员工也不会来找墨者了。我是为了行墨者的道义而死,为了让墨家能继承事业,我将巨子的位置让给在宋国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贤能的人,一定可以带领墨家强大,这样怎么怕墨家断绝,墨者绝世呢?”徐弱说:“听了老师你的话,我受益匪浅,那么就请我先死为你在黄泉开道吧。”于是冲出去和楚军搏斗,死后让墨者们将自己的头颅送回到孟胜的前面。孟胜派遣了两个手下带人冲出重围,要将巨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里。而阳城被楚军围困,孟胜死了,他的弟子追随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冲出去的人中有两个人终于见到了田襄子,并且把巨子令牌和孟胜的指令(传巨子位于田襄)交给了田襄子,准备回去楚国和追随孟胜殉葬。田襄子制止他们说:“孟胜子已经把巨子的位子传给我了,你们要听我的,不要回去。”但是那两个人还是回去殉葬了。墨者认为不听巨子的的话就是不知墨家之义。如果仅仅实行严酷的刑罚和厚重的奖赏,(而没有信仰的指导),一定达不到墨家这种境界。今世的治理方法,大多都是仅仅实行严酷的刑罚和厚重的奖赏,这样像墨家的(崇高的境界)事情就不会出现,这就是古代所认为的以繁烦苛酷为明察啊。&1t;/p>

        批判儒家编辑&1t;/p>

        儒家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天鬼不悦”。&1t;/p>

        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底层民众的财富和精力。&1t;/p>

        儒家“盛为声乐”,一直的迷信礼乐治民,“为之过也”,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1t;/p>

        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荒废此生。&1t;/p>

        儒家钻伦理学的牛角尖。行为滑稽。用辞不当。还自高自大。不可一世。&1t;/p>

        儒家“亲亲有术”,是包装着重亲的皮,因人废行。只对关系好的亲戚判定其为亲戚。&1t;/p>

        分析:第1、2、3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的出点。孔子代表一些传统的力图通过周礼的改良等方式来安定社会的统治者的思想,而墨子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第4点是属于墨家的误解,儒家所说的命,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某种力量。“天人之分”。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方面是人只要努力就能控制的。认同人有自由意志。“天人合一”。但是到了荀子一脉,儒家强调先尽力而为,最后才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这种“知命”。已经远离了其原始意义,含有豁出去的意思。&1t;/p>

        尽己所能的作为,掌握天命为我所用,哪里还有五十而知天命而退含义。&1t;/p>

        第5条,实在是冤枉儒家了,儒家不是自认为自己可以骄傲而骄傲,而是真诚的以为自己掌握了究极真理而引的道德狂热,殊不知这个世界本是矛盾的,既有道德规范下允许的一种道德,是正确的。也有道德规范不允许的其他道德,也是正确的。&1t;/p>

        第6条,孔子认为有君子儒,也有小人儒。&1t;/p>

        这一条至关重要,和第五条关系紧密相关。&1t;/p>

        存在一种人,他不是完全的尊尊亲亲的儒家,同时,他对亲友尊上又不是墨家的血亲礼同。这种人,两者中”合理“部分取出,同时两者的不”合理“的成分剔除。按今天话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t;/p>

        其理解的亲疏贵贱乃是,对朋友讲求一分为二的对待。对真心相待不计较得失的朋友是采取儒家对外标准对待,明知互相利用的朋友采取墨家标准,不敢有对外之不悦之色,亲而内疏之,为了显示自己亲切,会把本该给予真心相待的朋友的部分转移到明知利用的朋友身上,为了泄自己的委屈,又进一步强化了,对待本来亲切的朋友的虐待理由。”他是外人”,即对他好必须是亲人,非亲人,对他好是恩惠。通过建立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最终实现了:既通过对假朋友友好,获取了不该得到的利益,又通过合理化排斥真朋友,泄了受了获取利益的委屈。&1t;/p>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不正巧解亲亲疏疏的杰作之一吗?&1t;/p>

        质疑编辑&1t;/p>

        显学之争&1t;/p>

        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1t;/p>

        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仁“,但是两家“仁“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1t;/p>

        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1t;/p>

        从政治角度考虑,对统治阶级来说,是要调和其内部矛盾;而对被统治者来说,表面上的爱,是为了劳动者为统治者卖力。&1t;/p>

        从执行的现实操作角度考虑,儒家的“仁“,是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内容强调血缘关系,领导关系,先后关系“亲亲、尊尊、长长”的区别。比如,《孟子·告子上》记载就明确说:“亲亲,仁也。”孟子认为这样便使爱有了亲疏厚薄:两套方案。&1t;/p>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交相利”,是要利益的爱。&1t;/p>

        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孟子因此批评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2&1t;/p>

        宋明以来至今,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爱无差等“的对立。&1t;/p>

        但是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家诸子钩沉》据马总《意林》辑录《随巢子》(墨子弟子)的材料认为,随巢子在论述“兼爱“时说“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即有亲疏的差别,但没有被拒绝的;有先后的差别,但没有被遗忘的。&1t;/p>

        所以孙诒让怀疑孟子的可靠性,他说:随巢子保存了墨家“兼爱“说的原貌,因此认为,“爱无差等“的说法,是墨家“传述之末失,加上后人的附会,才成为被攻击的把子,而它的本意并非如此。3&1t;/p>

        回答:兼爱是病急乱投医&1t;/p>

        其次,“罕言利“与“交相利“的对立。&1t;/p>

        儒、墨两家都提倡“义“,然而两家“义“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儒家往往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而墨家则认为“义“与“利“是合一的,而且还认为与“兼相爱“是密不可分的。“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这与儒家的“义利“观是显然对立的。孔子不仅“罕言利“,④而且还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重视“利“的称为“小人“。回答:都是书呆子,义与利本来就是两个概念,两回事。既有冲突又有重叠。而且儒家老祖宗孔子半步论语,无非是让学生不吃亏&1t;/p>

        第三,“天命“论与“非命“的对立。儒家认为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即《论语·颜渊》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墨家否定儒家的这种“天命论“,而主张“非命“,重视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奋图强,“不敢怠倦“。1&1t;/p>

        回答:墨家理解的命和儒家理解的命完全是两回事&1t;/p>

        第四、不重鬼神与“明鬼“的对立。墨家虽然主张非命,却又不是无神论者。墨家相信鬼神,主张“明鬼“。这与不重鬼神的儒家也是对立的。孔子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鬼神,但是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并“不语怪、力、乱、神“。因此,他确实怀疑鬼神的存在,至少也是不重视鬼神的。&1t;/p>

        回答:孔子只说敬鬼神而远之,没说敬天而远之,墨子说儒者不尊天明鬼。&1t;/p>

        第五,“厚葬“与“节葬“的对立。儒家从贵贱有别出而重视礼仪。特别是古代“厚葬“、“久丧“的礼仪,为儒家所维护和提倡。据《庄子·天下》说,古代的葬礼,“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而丧礼据《礼记·曾子问》记载,是实行“三年之丧“;墨家则反对“厚葬“、“久丧“,而主张“节葬“、短丧。其出点是节约社会财富,因为“厚葬“、“久丧“会造成“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的后果。墨子制定的埋葬的办法是仅用三寸厚的桐木棺材,穿两件衣服就可以了。送葬时仅“哭往哭来“,不过分悲伤。埋葬之后,照常从事劳动。总之,墨家主张不因丧葬而影响物质财富的生产。&1t;/p>

        第六,重乐与“非乐“的对立。儒家不仅重礼,而且重乐,孔子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中就包了“乐“。“乐“与“礼“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维护等级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也是一种在精神上抒感情的活动与享受,但也应该有所节制。不仅贵族享受,还要像孟子主张的那样“与民同乐“;1而墨家主张“非乐“,反对音乐享受。他认为享受音乐要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影响从事国家的管理和参与生产劳动。因此他得出结论:要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必须要禁止音乐。2&1t;/p>

        第七、“正名“与“取实与名“的对立。在名实观上,儒、墨两家也是对立的。儒家主张“正名“,是要按照周礼的等级名分来匡正当时实际上已经变化了的“名“、“实“关系,其着重点是“名“,而不是“实“;墨家则相反,主张“取实为名“,其着重点是“实“,而不是“名“。&1t;/p>

        战国晚期评价&1t;/p>

        不会玩文雅的辞藻。只知道干巴巴的写出文章的大意,这种愚夫之见,恐怕只有役夫的墨家会做吧?[4]  &1t;/p>

        劳苦烦身,墨子独能,奈天下何?如果真像墨家苦行僧似得生活。人生岂不是很枯燥?[5]  &1t;/p>

        哲学思想编辑&1t;/p>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1t;/p>

        兼爱&1t;/p>

        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1t;/p>

        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1t;/p>

        《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t;/p>

        兼爱同样是用了建造和平,平息惨斗。儒家对此目的其实也是支持的,兼的内容重点在劝爱且禁恶。&1t;/p>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用三纲五常,礼,恕等等儒家理论来支持。恕就是禁止讨厌,礼就是劝进善心。不过换个名词。方便儒家独尊罢了。&1t;/p>

        非攻&1t;/p>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墨子提出正义的战争与不正义的战争,认为正义战争是诛,并不反对。&1t;/p>

        尚贤&1t;/p>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者,老旧也。指原先的周朝世袭制&1t;/p>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t;/p>

        由于时局动荡,巫文化的衰败,很多世袭贵族腐朽无能,大诸侯对分封制的敌意更加强烈,民间也开始要求变革原有的不平等旧制度,取消大夫士的特权,墨子出于贱人,提出民虽下贱也不可以薄。薄,鄙薄,薄待,薄礼。&1t;/p>

        尚同&1t;/p>

        孔子死后,儒门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1t;/p>

        同一道德字眼,同一人的态度,此一时彼一时。而且不是直接否定道德,是从口诛笔伐的内容本身弄字眼,把口诛笔伐的做法变成顺乎道德的个人权利。譬如:把不劳而获说成是劳心者治人&1t;/p>

        由于有缝隙可钻,有利可图,一人振臂,文人阶级一哄而起。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1t;/p>

        墨子认为是诡辩造成这种思想混乱局面。提出大统一口径,并惩罚这种利用倾危缴绕之辞,谋私利的作家。&1t;/p>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书同文,车同轨。&1t;/p>

        以天子的口径为标准,大一统思想与口径,阻止礼崩乐坏的蔓延的同时顺便符合有利于平民的标准。&1t;/p>

        天志&1t;/p>

        墨子认为,工匠建造总是需要一个单位尺度作为计量,能工巧匠能够完全刻画无误,不巧者虽不能完全无误,但依尺度动作,效果仍然良好过单靠自己个人能力,主观的自由探索。&1t;/p>

        所以墨子提出要按章办事,按照章程来操作。仁,内也,是心的感觉;义,外也,是外在的标准。&1t;/p>

        墨子认为”天“是有人格的,高贵且聪明,天之行广而无私,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应以天为尺度计量自己的行为。墨子认为天是无差别的博爱,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1t;/p>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所以人必须兼爱。最后一级一级的统一为兼爱整体,以兼爱的做法废除一切战争与学术矛盾&1t;/p>

        明鬼&1t;/p>

        希望以神鬼之说使君主警惕,杀无辜者得不祥,不可以因为一些怒气而杀害臣民的生命。所以和无神论者一样的不相信巫术,不信有命运,却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1t;/p>

        非命&1t;/p>

        否定命运的存在,认为世界是公平的,赖其力者得其生,不赖其力者不得其生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不存在命运这种安排人的富贵、生死的意志与偶然,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1t;/p>

        非乐&1t;/p>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废除大型音乐,符合有利于平民的标准。&1t;/p>

        节用&1t;/p>

        认为贵族浪费,过度享受导致老百姓群起为盗。观察到万物节则阴阳和,以此劝说贵族,节约开销&1t;/p>

        节葬&1t;/p>

        农村把家庭的大量财富浪费在葬礼筹办,请客吃饭,周朝的厚葬,对贵族是小事一桩,对穷人则要倾家荡产,还不能劳动生产。废除远古留下来的葬礼习俗,符合有利于平民的标准。&1t;/p>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中华民国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过整个古代希腊。”&1t;/p>

        儒家后期对墨家思想进行了部分的吸收改造,成为了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其他理论予以构架。如荀子也反对宽恕恶人。互相学习借鉴的结果。&1t;/p>

        矛盾问题编辑&1t;/p>

        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相信有鬼神?&1t;/p>

        回答: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源于对鬼神的信仰,而儒家重视丧葬礼仪,过去以为不是由于信仰鬼神,而是出于重视去世的祖先的。但现在有人怀疑这种说法靠不住。[6]  &1t;/p>

        墨家信仰鬼神,却反对丧葬祭祀的繁重礼仪?&1t;/p>

        回答: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拥护墨家的新文化学者认为,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并不是对自然有什么兴趣。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尤其是统治者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反之,将受上天惩罚。这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而墨子残文则未必如此&1t;/p>

        墨家取兼爱,却允许甚至辩护杀盗贼。兼爱盗贼,却要杀之而后快?&1t;/p>

        回答:墨子惨痛的知道乱世的真实样子,&1t;/p>

        子曰:礼崩乐坏。东周天下大乱,盗贼蜂拥而起。按墨子的话说:贼爱其室不爱其异室,窃异室以利其室。&1t;/p>

        可见墨子认为,与其说是为了兼爱来防止臣子不孝君父,不如直说是为了防止盗贼产生。&1t;/p>

        正是为了反对盗贼,所以墨子才以道德至上的来规范每个人爱彼此,并以此鼓动君王行他的兼爱至上的规范。&1t;/p>

        由于主张爱人之身如己身的根本动机被隐藏了,所以才出现既赞扬杀盗杀贼之身却又固执的论证这也是对盗贼之身的爱。反过来说,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尽管是善意的。但谎言就是谎言,即使重复一千次也还是谎言。&1t;/p>

        墨子爱人,却产生了杀盗贼与爱盗贼的混乱,墨子说过,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可是兼爱的人的也是乱之所自起,律禁止不爱人而只要求兼爱来阻止混乱又怎么可能呢。&1t;/p>

        墨子称道大禹治洪,从而使后世的墨者,多用兽皮粗布为衣,穿着木屐草鞋,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以自苦为极乐,并说:“不能这样,就不是禹之道,不足以称为墨者。”&1t;/p>

        由于墨家史料记录实在太少,已经不能准确知道后期墨家的动向。但这种大狂热的精神,岂不又正好是最易产生混乱的来源吗?假如没有兼爱,是否这种狂热就能少一些呢?&1t;/p>

        墨家的人性观人性莫贵于正义与论证论据的逻辑矛盾?&1t;/p>

        墨家以为人性莫贵于义,引用的例子却是武士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去杀害别人生命。这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是否是墨子不愿意让人知道的本体论&1t;/p>

        &1t;/p>

        国家理论编辑&1t;/p>

        国家兴起之前,社会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非常的混乱。国家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制止人们由各行其是而产生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君顺应天意而产生,国君怎么产生的,选举产生的------选天下贤者立为天子,这一点在墨子的尚贤思想中非常重要很多人会忽略,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这几句很多人误以为墨子思想是专制独裁的,其实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司法权和行政权是合一的,把这几句理解成现代法官说的话就可以了,法官是拥有决定权的,法官说的话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因而,墨子的国家性质是倾向民主选举体制的。当然墨子没有提出天子和各级行政官员的执政时间和选举天子的方式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这个不要紧,新的墨家可以提出来。&1t;/p>

        著作编辑&1t;/p>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在东汉时的墨家著作尚存有八十六篇:&1t;/p>

        &1t;/p>

        ·《墨子》七十一篇--墨翟&1t;/p>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1t;/p>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1t;/p>

        ·《我子》一篇&1t;/p>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1t;/p>

        ·《尹佚》二篇--一名在成、康时期的周朝官员在所著&1t;/p>

        墨家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正统十年(1445年),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入《道藏》。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征》一卷。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经》或《墨辩》,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印度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1t;/p>

        后期思想编辑&1t;/p>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动于战国中后期。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主义-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上,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著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1t;/p>

        后期的墨家在逻辑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主要反映在《小取》的篇中。后期墨家对概念,判断和推理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有意识到劳动人民精神生活中也需要艺术。&1t;/p>

        教育思想编辑&1t;/p>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1t;/p>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1t;/p>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生卒年代难以确知(约公元前468~前376)。据司马迁《史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从墨翟的生平事迹推断,他年寿相当长,大约是公元前第五世纪,即春秋战国之际的人物。他生于鲁(具体地点有争议),能制造车辖,长于军事工程和守御,大概是工匠或舆人出身,自称为“贱人”。至于是否作过大夫,迄今未有确证。关于墨翟学术的师承问题,据《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孔丘所创的儒家兴于鲁,墨翟长期居鲁,曾入儒门,是有可能的。但他不满儒家烦琐扰人的“礼”和弦歌鼓舞的声乐,不同意儒家使人破财的厚葬和伤生害事的久丧,并反对儒家的命定说,从而另立新说,聚徒讲学。他的大弟子禽滑也曾受教于孔子的门人,后觉儒家的学说不意,方转入墨家。墨家的著述现存《墨子》一书共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1t;/p>

        墨家学派不仅是学术上独树一帜的派别,而且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其具体表现是,以“巨子”为领,徒众的进退出处,都听命于他,不得违反。墨翟是第一代巨子,据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种为实现学派宗旨而义无返顾的精神,是墨派显著的特点。&1t;/p>

        儒墨两家在当时并称显学,两个学派的弟子甚多,遍布各地。但两派的阶级立场显然不同。孔丘旨在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墨翟则反映正在上升的“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的要求。彼此利益相反,所以两派形成对立面。由于儒墨两家立场不同,社会政治思想亦背道而驰。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则主张“兼爱”;儒家信“命”,墨家则“非命”;儒家鄙视生产劳动,墨家则强调“不赖其力者不生”;儒家“盛用繁礼”,墨家则俭约节用;儒家严义利之辨,墨家则主张“义,利也”;儒家的格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家则“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如此等等。因此,这两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各有特点。&1t;/p>

        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在这三项品德中,德行一项居于位,因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与儒家的说法颇为类似。但墨家所强调的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则又与儒家有所区别。关于言谈,墨家认为在学派争鸣时代,立论能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能否具有说服力,关系到一个学派势力的消长,因此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言善辩,能够奔走说教,转移社会的风气。&1t;/p>

        教育内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禽滑要学习战守之术,墨翟即教以战略战术和各种兵器的使用。《备城门》以下多篇,显示墨翟对于这方面的工艺,有湛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墨翟的教导不仅是坐而言,而且是起而行。他为了实现非攻的主张,就反对楚王攻宋,并且派禽滑统率门徒3oo人帮助宋国坚守都城,使楚王不得不中止其侵略计划。&1t;/p>

        墨翟卒后,后学继承其业。当时物质生产有所改进,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百家争鸣亦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墨家门徒多出身于“农与工肆”,在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中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以及《大取》《小取》等篇,大抵是墨家后学在百家争鸣中,进行研讨辩论,不断总结提高的结晶,其中所涉及的认识论、名学、几何学、力学、光学等等,其造诣都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也丰富了墨家的教育内容。&1t;/p>

        教学思想:关于知识的来源,《经上》指明:“知:闻、说、亲。”《经说上》又解释为:“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就是说,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1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2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3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这三种知识来源中,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传闻”又多不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这对于人们的认识事物,作了明确的分析。&1t;/p>

        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在《非命中》和《非命下》又提出“言有三法”。二者内容基本相同。三表或三法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翟认为,判断事物的是非,需要论证有据,论据要有所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就是本于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但仅凭古人的间接的经验来证明还是不够的,必须“有原之者”,即“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就是考察广大群众耳目所接触的直接经验。第三表是“有用之者”,“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就是当这一言论或判断当作政策法令实行之后,还要看它是否切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三表或三法是墨家判断事物是非、辨别知识真伪的标准。这也是墨家的逻辑学。儒墨都讲逻辑学。孔子主张“正名”,就是以“礼”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利害;墨子主张用“本”、“原”、“用”三表法,就是上考历史,下察百姓耳目所实见实闻,再考察政令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对比起来,墨家的方法是较有进步意义的。&1t;/p>

        墨家重视思维的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他们为了与不同的学派或学者论争,为了劝告“王公大人”勿做不义之事,必须辩乎言谈,以加强说服力。因此,墨翟创立了一些逻辑概念如“类”与“故”,应用类推和求故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辩,以维护他的论点。例如“好攻伐之君”反对“非攻”,列举禹、汤、武王从事攻伐而皆立为圣王,以这些例子质问墨翟,他答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这里,墨翟指出“攻”与“诛”是不同类的概念,不容混淆。墨翟还嘲笑儒家用“同语反复”的答问方式。墨翟问儒家:“何故为乐?”答曰:“乐以为乐”。墨翟认为这等于问“何故为室?”而答以“室以为室”。以同样的东西解释同样的东西,正是逻辑学所指出的下定义时的典型错误。只有答以冬避寒、夏避暑、又可以为男女之别,才是正确回答为室之故。由于墨翟重视逻辑思维,辨析名理,不仅运用于论辩,而且运用于教学。&1t;/p>

        墨翟长于说教,除称说诗书外,多取材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经验,或直称其事,或引做比喻,具体生动,较能启门弟子的思想,亦较易为其他人所接受。例如他以分工筑墙为喻,教弟子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又如,有二三弟子再向墨翟请求学射,他认为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告诫弟子不可同时“成学”又“成射”。这些例子也说明,墨翟教学注意量力,既要求学生量力学习,也要求教者估计学生“力所能至”而施教。&1t;/p>

        墨子名言编辑&1t;/p>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t;/p>

        &1t;/p>

        兼爱。&1t;/p>

        注: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1t;/p>

        非攻。&1t;/p>

        注: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1t;/p>

        尚贤&1t;/p>

        注: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1t;/p>

        尚同。&1t;/p>

        注:指即“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1t;/p>

        节用。&1t;/p>

        注: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1t;/p>

        节葬。&1t;/p>

        注: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1t;/p>

        非乐。&1t;/p>

        注: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1t;/p>

        非命。&1t;/p>

        注: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1t;/p>

        天志。&1t;/p>

        注: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1t;/p>

        明鬼。&1t;/p>

        注: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1t;/p>

        兼相爱,交相利。&1t;/p>

        注: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1t;/p>

        历史价值编辑&1t;/p>

        在高居庙堂寻欢作乐的儒士,严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飘然物外游戏人间的道士身后,总有一群身着简朴衣裳的墨者,为了天下安宁,万民福祉,冒着诸侯国的通缉和大军的兵锋,劳作、奔走在华夏大地之上。&1t;/p>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1t;/p>

        重要规则编辑&1t;/p>

        1  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1t;/p>

        2  墨家是唯一正面对抗儒家的周代知识群体,由于墨家的仁义上无法驳斥儒家的仁义,只能从操作性,实用性,与功利性来否定儒家的仁义道德。&1t;/p>

        逻辑诡辩编辑&1t;/p>

        曾有一个鲁国人献给宋王两副连环,说是最聪明的人才能将这两副连环解开。宋王倾尽举国智囊,也未能解开这副连环。&1t;/p>

        就在宋王窘迫万分之时,一位风尘仆仆的辩士赶到宫廷,轻易地解开了其中一副,然后就说:“都已经解开了。”他解释道:“另一副连环本来就不可解。不可解便是这副连环的解。”&1t;/p>

        一席话说得众人云山雾罩难分东西。就是这位辩士倪说,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提出了一个著名论题—“白马非马”。&1t;/p>

        所谓“白马非马”,即“马”是“马”,“白马”是“白马”,“白马”与“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t;/p>

        “白马非马”的提出轰动一时,折服了当时许多名辩智士。然而,真正用无懈可击的逻辑击倒这名自鸣得意的辩士的,还是墨子。&1t;/p>

        墨子以排山倒海之势列举了四种推论: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入船,非入木也。且读书,非读也。好读书,好书也。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解释:白马是马,所以骑白马,可以说是骑马&1t;/p>

        骊马也是马,所以骑乘骊马,也可以说是骑马&1t;/p>

        车,是木头做的,(但是我们)乘坐车(驾上),(我们)不能说是在乘坐木头&1t;/p>

        船,也是木头做的,但是进入船(舱),(我们也)不能说是进入了木头里。&1t;/p>

        去读书(‘将就着马马虎虎看看’或‘泛泛而览’),这种行为不能称之为读书&1t;/p>

        喜爱读书,才是喜爱书籍的表现(若译为此则两好均读为“hao”4声来看的,此为一种看法。)&1t;/p>

        细品自揣,才可说是真正的读书(若译作此则第一个好为一声调,此也为一种看法,有意译成分)&1t;/p>

        桃树的果实是桃子&1t;/p>

        荆棘的果实却不是棘刺&1t;/p>

        墨子的形式逻辑相当严密。他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指出“辟”、“侔”、“援”、“推”四种辩论方式的逻辑要求与常见逻辑错误。墨子的逻辑学可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媲美,并列为形式逻辑三大源科学贡献编辑&1t;/p>

        极限理论&1t;/p>

        春秋时,有个叫尸佼的人这样定义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几百年后,墨子这位雄心勃勃的科学启蒙者,企图用更系统更严密的语言来描述他所观察的宇宙,于是一部奇异的著作《墨经》流传于世。&1t;/p>

        《墨经》分《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四篇。《经上》大都是原理、定义、界说;《经下》则建立论题并论证;《经说》则是对《经》的解释与阐述。希腊人芝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英雄。奔跑中的阿基里斯永远也无法过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乌龟。因为他必须先到达乌龟的出点,而当他到达那一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中国先秦也有类似的悖论,如庄子为了证明他的虚无主义,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t;/p>

        墨子化解了这一千古疑难。他设想有一条线ab,从a端向b端前进,进到全长一半c,则斫去,剩余cb是全长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为全长四分之一。如此取至无穷多次,最后必将到达线的最前端b。这正是数学上的极限逼近原理。直到1655年英国的瓦里斯出版《无穷算术》,才有“极限”概念的正确解释。&1t;/p>

        力是动因&1t;/p>

        众所周知,墨子先是位机械师,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学与机械设计原理。&1t;/p>

        他在《经上》中明确提出,力是物体加运动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奋也”。更进一步,他在《经上说》中指出,力与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谓”。纠正了流传已久的谬误:把重力与重量混淆。他这种论断与近两千年后伽俐略、牛顿的理论极为接近。&1t;/p>

        朴素时空观&1t;/p>

        在《墨经》中,空间是一个与时间密不可分的概念,墨子认为“宇”即“域徙”,即物体运动的区域。两千多年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这一直觉的朴素时空观添上了完美的注脚。&1t;/p>

        小孔成像&1t;/p>

        在光学方面,墨子还详尽地说明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线照入小孔同箭的射入一样,即光是直线传播的,从物体高处射入的光线到达壁的下方,从物体低处射入的光线到达壁的上方。人足在下,蔽着下光,故足的影成于壁的上方,人在上,蔽着上光,故的影成于壁的下方。&1t;/p>

        几何学说&1t;/p>

        《墨经》成书的年代比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要早,但其涵盖的内容却要丰富得多。&1t;/p>

        三大定律&1t;/p>

        作为机械制造大师的墨子,第一个提出机械设计三大定律,以规范机械师的设计标准。这三大定律在《墨子》中称“三表”,说的就是,一要根据历史的经验,二要考察人们的反应,三要考察实际效果是否有利于国家人民。&1t;/p>

        在墨子的著作中,对杠杆、斜面、滑车等于民有利的机械原理大书特书。比如他完整无误地阐述了杠杆原理,短臂叫本,长臂叫标,指出杠杆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标长”。他提倡用滑轮(挈)与斜面(滑车)来帮助提升重物。他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1t;/p>

        以“墨守”闻名的墨子,在军事器械的设计上自然不遗余力。通过他的著作,我们不难窥见先秦战场上华丽的机械化作战场面。&1t;/p>

        “赣车”乃攻城战车,覆盖有生牛皮,里面可以装载十人,推动它直抵城墙,可以挖掘破坏墙体,堪称古代坦克。&1t;/p>

        “连弩车”,结构极其复杂,一数十箭,反力甚大。故制造连弩车的木材两端须一尺见方,长度视城墙厚度而定。需十人操作。&1t;/p>

        “籍车”,全车由纯铁打造,一部分埋在地下,由多人操纵,能够投掷炭火、石块等。籍车就是古代的大炮—投石机。&1t;/p>

        此外,在《墨子》中还记载了“云梯”、“悬门”、“橐”、“轩车”和“轺车”等攻守器备。&1t;/p>

        墨守成规编辑&1t;/p>

        话说公输班(鲁班)为楚国造了云梯,将要攻打宋国。墨子昼夜不停赶到楚国,力图阻止战争。于是,墨子与公输班这两位奇才,在楚国宫廷里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公输班攻,墨子守,以鲁国民间不成文的工匠隐语作为规则,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次挫败了他的进攻。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面对墨子的高智慧,以及数百墨家弟子在宋国严阵以待的现实,楚王不得不哀叹:“无攻宋矣。”&1t;/p>

        二人攻守战的详细情形,言辞精约的《墨子》中没有记载,但是,从墨子与其大弟子禽滑厘的问答中,我们可以窥见一隅。&1t;/p>

        禽滑厘问墨子:“当今世上进攻的方法不外乎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轩车,请问老师,如何防守这十二种进攻?”&1t;/p>

        针对以上各种攻城方法,墨子分别提出破解良方,内容极为详尽。墨子特别强调“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守城防御“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而“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此外,墨子还对战斗中的各种技巧、防御装备的制作方法作了说明。比如战斗中旗帜的运用,可按五色代表不同的军令内容。向弓箭手队伍出的号令也分多种。他还对城内防御工程的建设、武器装备的准备及使用细节、岗位设置规律等做了详细讲解。&1t;/p>

        渐渐淡出编辑&1t;/p>

        在韩非子之时,墨学与儒学并称显学。可惜从秦统一六国以后到清朝的两千年里,墨学进入最低潮的时期,基本上是处于停滞阶段,治墨者屈指可数。&1t;/p>

        现在看来,墨家学派的《墨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可是它并没有取得《几何原本》在西方科学史上那样彪炳史册的地位。它也没有引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这不能不令人嗟叹。&1t;/p>

        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墨子谈科学,可惜人们宁愿相信虚无缥缈的蓍草龟甲。墨子崇尚技术明,可惜在夸夸其谈的仕人眼里,这些不过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1t;/p>

        有一点十分令人疑惑:秦汉后,为什么墨家未能够如同儒道法家一样流传于世?墨家学派曾有过辉煌的时光。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将儒学与墨学相提并论。庄子也较为客观地评说墨子道:“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天下》)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即杨朱学说,专家认为是早期的道家学说)则归墨”,孟子在他的著作里常以刻薄的语言非难墨家,从反面证明了墨子作为儒家最大的反对派已获得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显赫地位。近世哲学史大家冯友兰先生在《原儒墨补》中说:“在先秦及汉初孔墨并称,盖二人所代表之学派皆具有甚深的社会背景,及甚大的社会势力也。……与孔子抗衡之武圣人之称,实则惟墨子足以当之。”&1t;/p>

        然而,到了秦汉之交,墨家已急趋衰微,墨子的影响日渐减小,墨家学派几经支解,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墨子》一书几度散失,至今仍有多篇失佚。随着历史的展.儒家如日中天,“儒道互补”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墨家却无可奈何地被挤出了中华文化之河的主航道。&1t;/p>

        逻辑学编辑&1t;/p>

        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其逻辑思想和体系主要反映在《墨经》一书中。&1t;/p>

        基本内容:后期墨家逻辑以辩为核心,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1t;/p>

        辩: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具有论证的性质,《墨经》把辩定义为“争彼也“,即把辩看作是关于“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或谓之是,或谓之非“的一对矛盾命题的是非之争,而且认为辩必有胜者和负者,并要求分清胜负。辩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小取》)。&1t;/p>

        辩具有名、辞、说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对这三种思维形式的理解,相当于西方传统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后期墨家逻辑中的名是用来摹拟、称谓事物的所然与所以然之性质的,《小取》说:“以名举实“;《经上》说:“告以文名,举彼实故也“。这样的名就具有概念的性质。名又是言词(命题)的构成元素,因而也具有语词的性质。后期墨家先从概念外延上把名分为达、类、私三种,“达名“相当于范畴,如“物“;“类名“相当于普遍概念,如“马“;“私名“是限于对某一个体事物之称谓,包括专名或姓名,相近于单独概念。后期墨家还从概念的内涵上把“名“分为相当于具体概念的“形貌之名“和相当于抽象概念的“非形貌之名“,以及相当于时空概念的“居运之名“和“量数之名“,等等。&1t;/p>

        辞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上的断定的。《小取》说:“以辞抒意“,所以“辞“又是构成推理的要素,即用作前提、结论或论证的论题。如《小取》把“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这种直接推理叫做“比辞而俱行“,把论证叫做“立辞“。辞有时与“言“通用,言辞是对事物的陈述,它是由名构成的。后期墨家还提出了“尽“、“或“、“假“、“必“,即全称、选言、假言、必然等命题形式,尤其对词项在命题中的周延性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它认为,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而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后期墨家对辞的矛盾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揭示,如将“辩“限于一对矛盾命题的一是一非之争,在“止“式推论中提出用特称否定命题反驳全称肯定命题和用全称否定命题反驳特称肯定命题等。&1t;/p>

        后期墨家逻辑强调“以说出故“,即通过说的方式以明确“立辞“的根据和理由。《经下》诸条有“说在......“字样,接着极简要地标出理由或例证,然后在《经说下》加以解释,这就是“以说出故“形式的运用。后期墨家把知识按来源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说知源于亲知和闻知,是由已知到未知的间接推理之知。《经说下》举例说,已亲知室外之物的颜色是白的,又闻知室内之物的颜色与室外之物的颜色相同,由此就可以推出室内之物的颜色也是白的。后期墨家还从当时的辩论中,总结出多种推论形式,主要有:具有选言性质的“或“、具有假言性质的“假“、相当于直言推理的“效“、相当于复杂概念推理的“侔“、相当于对当关系中矛盾命题之间推理的“止“,以及“辟“、“援“、“推“等一般类推。&1t;/p>

        故、理、类三物:后期墨家认为立辞必须明故、理、类三物,“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故是指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经说上》将“故“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大故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小故“则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它们相当于假言命题的前件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理“即“法“,有规律、模式、本质之意。“类“是指类之同者。故、理、类三物即是立辞必须明确“辞“,明确论题或结论之所以能成立的理由和条件,又必须明确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一般规律,还必须知其类同者。这三物既是后期墨家逻辑推理论证的原则,也是其推理论证的基本形式,即由故、理、类三物而推出“辞“的基本过程和形式。&1t;/p>

        逻辑规律:后期墨家对逻辑的基本规律也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在同一律方面,《经说下》中指出,“正名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认为“彼“之名只能指彼之实,“此“之名只能指此之实,彼此之名都不能既指彼又指此。这是后期墨家的“正名“原则,从中揭示了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它还十分重视同一律的应用,提出了“通意后对“的原则,即在辩论中必须先明确概念(通意),然后才能论辩(后对)。&1t;/p>

        &1t;/p>


  (https://www.23xsww.net/book/51/51052/1928543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