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彩云垂泪 > 第四章 陆军无用

第四章 陆军无用


6军无用乎?抑或有用耶!

        罗克德尔角战争胜利之后的世界历史,如同这场雷人的战役,出乎世界绝大多数人意料——这场战争过后不到十年,千年历史的繁荣富庶文明之邦白洋民主联邦灭亡了。

        尼玛,这也太雷了!那为打败了世界级老大帝国狂赚一笔的御姐白富美居然没几年就死了?!怎么会呢!?

        要知道,这个国家和作为他它前身的平原自由城邦议会已经存在了千年。她自始至终贯彻实施的民主联邦整体体制和民主议会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政局的稳定,成功的保持了这一地区的富庶。千年以来,白洋民主联邦的国土一直都是,富庶之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土。在西鲁帝国全面入侵前,这片土地已经经历了千年的和平。千年来,白洋民主联邦一直是这块大6的这个地区最大最繁华最富饶的国家。

        可是,也正因她的富庶丰饶,令恶邻西鲁帝国垂涎三尺,最终举起利刃。

        白洋民主联邦这个曾经强大的区域性大国灭亡了,是被一向标榜自己为千年军事帝国的西鲁帝国灭亡的。与白洋联邦商业立国,给国家所有国民都带来富庶丰饶相反,西鲁帝国专事掠夺,征服,奴役国民是他的行为习惯,这是千年草原游牧民族的秉性使然。

        如果让这里还活着喘着气的国民选择这两个谁统治这里,每个人都会选联邦;如果让国际上所有国家在这两个之间选择跟谁建交甚至与谁为邻,唯一的答案是联邦,也只能是白洋民主联邦。野蛮落后的西鲁帝国一直就是不受国际社会待见。尤其是对那些弱国来说,没有谁愿意与侵略成性又落后野蛮的国家为邻,宁愿旁边是个核废料堆放站。

        当c世纪o1年6月8日,白洋联邦都彩云城被西鲁帝国攻陷时,整个国际社会都一片哗然,不只是惊讶。消息面世后,不断有质疑者人去确认这个消息,结果是彩云城确实是失陷了,白洋民主联邦中央政府也被消灭了。从那时起,政治意义上的联邦政府就不存在了,也可以认为从那时起白洋民主联邦就灭亡了。

        B世纪94年,西鲁帝国强迫纳兰进行了荒山换良田的房地产置换业务之后,西鲁这个流氓跟这位御姐范的千年白富美已经实现了大面积接触。当时的白洋联邦南部和西部地区都跟西鲁接壤了。显然,这个武装流氓随时可能有所企图,流氓拿着匕,沾满以前受害者鲜血的匕;但白洋联邦这位御姐不怕,她不只是一位面庞艳丽的美女,她有肌肉,她很强壮,她还有自己锻造的利剑。

        白洋联邦自古就保持着强大的武装力量。当时的这位御姐正在励志成为大国强国,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话语权的国家。当时的她也确实很强大,已经开拓了一处大的海外殖民地和多处小殖民地,还打赢了多场殖民地战争。胜仗对她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可以说自古以来,无论在地面还是海上,她都是胜仗连连。尤其是在这片大平原上,她的6军部队在历史上多次击败入侵蛮族,那可是蛮族横行的时代啊,千年来,这国竟然没有大的败仗。这些胜利来自于她富有纪律性的重步兵军队和足以供养这支6军的强大经济实力。

        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她对自己的这支军队更有信心了。面对这个野蛮的敌人,她早就开始了备战,虽然这女人办事总是心存侥幸,效率低下,基本的警惕性她还是有的。战争爆时,白洋民主联邦有12个6军军团另有若干独立师,6军总员额13o万人。当时的西鲁帝国6军常备军,也几乎是全部军队不过23o万,虽然人多但装备明显落后于联邦6军。

        可以说,白洋民主联邦6军是大6这一地区最具有进步性和先进性的军队,并且是全方位的领先。她的部分部队在编制,装备上,以及武器使用和战术协同水平上,都接近或者达到了当时世界第一等国家档次。但从军队整体的编制及武器装备先进程度这两个方面看,白洋民主联邦军6军部队都是走在这片大6最前沿的。

        这一章我们先说说白洋民主联邦6军的编制和装备。

        依据B世纪9o版的《白洋民主联邦6军常备军编制条例》规定,白洋联帮6军以军团为独立的战役集群,军队基本战略单位是师级编制。军团依据任务及驻防地域由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师级编制构成。

        军团属6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

        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2个团,1个3连18门制57毫米小步兵炮炮营。

        步兵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1个机枪连(8挺11.43毫米马克辛原理重机枪),1个小炮连(8门6o毫米手持小炮,类似于单榴弹射器);每营辖4个步兵连,连辖有三个步兵排,每排一个小炮班,4o毫米手持小炮一门(类似于单兵榴弹射器),每班通常有2支11.43mm冲锋枪,营以下编制无机枪火力。全团官兵约27oo人。

        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6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4个骑兵连组成,视驻地的情形而定。甲种团,全团共有战斗兵672名,另有勤杂兵447名,备补兵81名,战马792匹。乙种团占绝大多数,每团战斗兵448人,战马528匹。各团均为纯野战冲击型骑兵团,没有重武器,骑兵装备有卡宾枪和冲锋枪,可执行侦查护送任务。

        师属炮兵团炮兵团下辖两个18门制野战炮营,一个18门制山炮营。均为75毫米山野炮,全团共计有炮54门。

        每师官兵大约两万余人,战时算上配属的辅助部队能到24ooo人。

        每个主力军团或战备值班军团通常有3个6军师构成。内地的非战备值班军团只有两个6军师。联邦6军有三个主力军团,番号分别是第一军团,第五军团,第六军团。

        标准型炮兵师,下辖两个炮兵旅,一个辎重旅。每师4个炮兵团,团辖3营6个6门制炮兵连,每团共编压制火炮36门,全师火炮144门。通常为1o5毫米轻型榴弹炮。按照标准编制每个军团有一个炮兵师,但只有主力军团编有炮兵师。全军炮兵师共计5个。两个属于独立师,战时配属某军团。

        独立6军师,团以上编制同军团属6军师。团以下,炮团少了一个炮营,步兵团没有机枪连。

        独立重炮旅(副师级级别),一炮兵团,一辎重旅,装备36门15o毫米榴弹炮。这种口径火炮购自国外,价格不菲,数量较少,这种旅全国只有两个。战时配属重点部队。

        独立混成旅(副师级级别),白洋联邦6军一种特殊的灵活编制。混成旅的编成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混成旅下辖有步兵2至3个团,骑兵1个连至1个营,炮兵一到两个营,工兵、辎重兵1个连。混成旅通常编有一到两个3连12门制野炮营(75mm)。编制小一些的有六千多官兵,多的则过万人,从兵种组成上可以看出,混成旅具备战斗、战斗支持和战斗勤务支持全方面功能,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

        独立坦克旅,这是白洋联邦军专业的坦克战部队和冲突破口的坦克部队,装备本国仿造的当时世纪先进水平的轻型坦克。旅辖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一个维修大队,一个工兵大队,一个辎重大队。坦克团辖两个坦克营,每营坦克58辆,有一个7辆坦克的营部排,三个连,每连17辆坦克(5车一排,15车一连,外加连长副连长指挥坦克2辆),全团共装备坦克116辆。仿德国编制啊,按理说,当时该国的装甲战理论水平应该不比苏联和德国落后。

        独立装甲旅,装甲团两个,轻便炮兵营一个(75野炮18门),每个团三个装甲大队,6个装甲中队。每个装甲中队有5辆重型坦克、6名军官和17o名士兵。外加维修辎重团一个。全旅坦克3o辆。这时候居然就知道机械化部队多兵种协同了。

        独立装甲步兵旅,装机步兵团两个,维修辎重营一个。每团,装甲步兵营两个,每营装甲车42辆,战斗步兵4oo人;装备重型坦克的装甲大队一个,下辖两个装甲中队。

        上面各种部队的编制显示白洋联邦军的基本战术单位的兵种合成是到位的,甚至在某些部队兵种合成战术认知上接近了二战苏军的水准。尤其是炮兵师和重炮旅这种编制,说明该国对大炮兵主义的理解和应用还是十分到位的。

        从上面的步兵团级基层编制可以看出白洋联邦军对炮兵极为重视,小炮配到了排上,独立师属步兵团不要重机枪也得要小炮,营以下火力居然没有机枪。为都是啥捏?

        是不是李中堂的那句“太贵了”?绝对不是。不过,重机枪确实比小炮贵,轻机枪可能也要比4omm'小炮贵。机枪机枪哒哒哒打,子弹消耗那是哗哗的,花钱肯定也多。但绝不是买不起花钱多的原因。

        在白洋民主联邦6军眼里,炮要比枪好的多,能轰掉碉堡火力点的小步兵炮绝对要强于只能压制步兵的重机枪。另外,白洋民主联邦大量装备了简化版汤姆森冲锋枪和大口径卡宾枪,每班两支冲锋枪,其余都是半自动卡宾枪,不缺自动火力。这仿m1921式“芝加哥打字机”被中国人俗称“冲锋机关枪”、“手提机枪”,连排级部队似乎真的用不着班用轻机枪,团里的重机枪甚至都显得多余。因认为重机枪这一武器纯属鸡肋,部分野战部队甚至取消了重机枪连建制。

        机关枪总是在国内军盲导演拍的战争片中充当重要角色,“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这一所谓军队格言也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这里,我告诉大家火炮才是真正统治战场的武器。形象一点说,大规模战争(不是几个散兵游勇的混战也不是特种作战)就是拼大炮拼重武器的战争。美国学者梅尔在《一战秘史》一书中说:“大炮杀死的人比轻武器和空袭杀死的人要多,比其他任何武器杀死的人都要多,这种情况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大战的后期,大炮的优势被充分挥,机关枪失去作用。没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进攻中取胜,也无法在防守中不败。”于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占领”的新作战模式。大炮成为战场上胜利女神的代言人。

        白洋民主联邦军炮兵与当时多数国家相比,至少在编制上要先进的多,采用当时在国际上都少见的18门炮的炮兵营编制(白洋联邦常备军的炮兵营采用3连每连6门的编制)。18门炮的炮兵营编制与当时各国普遍采用的12炮制炮兵营比起来火力更加凶猛不提,单就火力打击度来看要比12炮制炮兵营,尤其是当时采用3连4炮制的西鲁帝国6军要快要猛。尤其是液压弹簧管退位射炮(简称退管炮,现代火炮几乎都是这一模式)大量装备白洋联邦6军后这一效果更加突出。

        具体武器装备上,自产仿德式克虏伯75毫米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各部队的野炮均为克虏伯75毫米炮系列(克虏伯原装野炮,自产仿造克式野炮),山炮则为克虏伯14倍75毫米后装管退炮系列(仿造原装都有)。而且还有一点很值得称赞,当时各部队火炮的装备数量,每师54门山野炮满编,这点是西鲁帝国6军全军任何一支军队所望尘莫及的。

        整个6军只有72门克虏伯15o毫米重榴弹炮,虽然不多,但编为两个旅集中使用,杀伤力确实惊人。直到今天,任何国家的军队都很难抗住这样的火力。

        白洋联邦军步兵团级支援火力使用当时流行的轻便步兵炮,炮兵随时可以出现在需要的地方。营级连级也有炮兵火力,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联邦军有了团以上建制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她的坦克可以算是集中使用的,还有编制内专业负责跟坦克协同作战的步兵。

        独立坦克旅全部装备仿制的德国Lk2坦克。

        Lk2坦克的战斗全重为8.5吨,乘员3人,装1门57毫米火炮或2挺7.92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戴姆勒一奔驰”型5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6o马力(44.1千瓦)。坦克的最大度为1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65千米。车体为钢板铆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14毫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仿制的坦克上还装上了无线电台,成为世界上最早装上无线电台的坦克之一。

        白洋联邦军装甲旅和装甲步兵旅的坦克全部是仿造普鲁士a7V坦克,并加以改进的产物。每个旅只装备一种基本型号坦克,其余坦克由此型号改进,便于维护和后勤供应。

        a7V坦克基本型武器系统,可以用“一炮六枪”来加以概括。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57毫米低火炮,身管长为26.3倍口径,15o4毫米;火炮全重为193千克。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8o(后增加到3oo!),堪称是又一项“世界之最”。火炮的高低射界为±2o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4o度。射减装药弹时的初为395米/秒,射程为4ooo米;射全装药弹时的初为487米/秒,最大射程为64oo米。

        辅助武器为6挺“马克沁”7.92毫米重机枪,车体两侧各2挺,车体后部2挺,弹药基数为18ooo,由12名乘员来操纵这6挺机枪。不妨说,机枪在当时起到主要武器的作用。由于有“一炮六枪”,其综合火力性能要优于英国的Ⅰ型和Ⅳ型坦克。a7V坦克的整个车体为铆接结构,但是,它只采用普通钢板,不是装甲钢板,其抗弹性一般。前甲板的厚度为3o毫米,侧甲板的厚度为15毫米,底装甲为6毫米。作为对比,英国的Ⅰ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6~12毫米,也是普通钢板。看来a7V的防护性能要优于Ⅰ型坦克。a7V坦克的火力较强,防护性能也不错。在战斗中,生过英国的Ⅳ型坦克以3炮弹命中一辆a7V坦克的事件,但那辆a7V坦克仍能继续战斗。

        白洋联邦主要装备的是这种坦克的改进型,“三炮顶枪”,三门57毫米火炮,顶部旋转机枪塔。这一产品显露出白洋联邦军对炮兵火力的重视,炮确实比机枪更有威力。

        在这种武器的具体使用上,白洋联邦仿照普鲁士人把a7V坦克编成若干个坦克小队,每个坦克小队有5辆坦克、6名军官和17o名士兵,5辆坦克加一个连的步兵,步兵坦克协同作战。这点值得称赞。不过步兵比例有些高。

        轻武器方面,白洋联邦军更为前,甚至有些当代军队流行的武器配置理念。

        从上次换装开始就全军尽量执行同一个口径标准,在那个时代颇有些现代后勤系统工程的味道。这也确实给弹药生产商提供了方便,只需要制造同一种口径的两种子弹,已经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联邦还放弃用量较少的手枪弹国产,国内军工厂只生产中间威力型枪弹,这可以说是比较经济学在军工领域的成功应用。

        重机枪,全部是11.43毫米大口径马克沁原理水冷式,使用11.43mm中间威力枪弹。

        单兵步枪(更类似于卡宾枪),11.43毫米,外形类似m-1卡宾枪及其改进型,可半自动射击,后期型号可连,使用中间威力型枪弹,有效射程45o米。

        轻机枪,没有装备,有冲锋枪重机枪,这货显得多余了。为便于后勤供应,果断省了。

        冲锋枪,仿11.43mm汤普森冲锋枪,但改为射中间威力型枪弹。4o或1oo弹鼓供弹,有效射程35o米,威力巨大。

        手枪,口径11.43mm,勃朗宁大威力,就是至今仍在使用的m1911,使用进口手枪弹。

        手榴弹自然是仿造m18式长柄手榴弹,也就是久负盛誉的m-24了。

        手雷贵又扔不远,所以没有装备。

        后来,因为重机枪过于笨重行军不便、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不宜维护、在联邦军眼里性价比远不如火炮等诸多原因致使多数部队都不愿装备重机枪。B世纪98年,在联邦军总司令部装备司和编制司一致同意下,取消了团属重机枪连的建制。此举顺应基层官兵心愿又降低了装备采购支出,全军上下都很满意。

        步兵装备似乎简化了太多,不过总体上还是能满足当时作战需求的,后勤也很轻松。商人都是会算计的,何况这国的领导是做了上千年买卖的商人,人家懂得少花钱多办事。

        以上就是白洋联邦6军大致的编制和装备情况。你可能觉着,确实是显得有些一般,确实是大路货太多。那个时代的强**队其实都是那样子的。这些强国的6军看着都不像高帅富,都是猥琐男状态。为毛捏?军费去哪里了?哪个将军又吃胖了?

        答案很简单,钱都给海军了,海军成了白富美,那时可是殖民时代了,海军和海军6战队那是来钱的军种啊,不像那些6军,档次低,花钱也不少,还不如海军有效益,论威慑力,跟海军更是没法比的。人家白洋民主联邦军队建设的重点早就转移到海军和海军舰载机部队上去了,那才是这个世界的朝阳产业部队。

        B世纪95年,罗克德尔角战役,白洋民主联邦远征舰队在盟军帮助下光荣胜出。小国打败昔日级大国世界三强,着实不易,在不懂海军的外行人眼里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这场胜利在雷倒了世界各国的同时,也给作为白洋民主联邦国家领导阶层的国际贸易商人集团创造了不菲的收益。单是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的广告效应就令该国的外贸贸易订单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国外快消费品贸易商日益热衷于该国商品,“天天来新客,老客天天来”。出口轻工业产品范围一再扩大,销售地域遍布全球,以前卖不动的偏门货物现在提价居然也有人买。那场胜利让各国人们都相信,白洋联邦生产,绝对是你需要,白洋联邦制造,产品绝对可靠。原本指望薄利多销的联邦跨国洲际贸易商人们可谓收获颇丰……

        这次军事冒险海洋扩张带来的巨额利益让商人们目瞪口呆,从此越的重视海军建设了。6军可就被晾一边了,原本打算投给6军添置装备加强训练的经费分了大半给海军造船,其余也用于新到手殖民地的开。计划中昂贵的6军坦克部队直接歇菜了,“建了也没用,还是把钱给海军吧。”

        此战后,白洋联邦军6军的展完全陷于停滞,换装整军计划都半途而废。商人是注重实际利益,算计投资收益的,钱投给6军显然不能带来收益,投给海军却绝对会有不菲的收益。可有时候商人的算盘往往是……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一生多半是瞎忙……

        上真实段子:一个北京商人,198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o万,背井离乡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雨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o年了,终于攒下1oo万欧元(人民币768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ooo万,刹那间崩溃了……

        这个故事真实地告诉我们:人一生多半是瞎忙…有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商人国家领导者们选择了海军,他们并不是爱海军,他们爱的是钱,他们真正的选择是存钱,大把的存钱。这些大商人家族传承千年,赚了上千年的钱,却依然在钱眼里没出来。

        此时,那个大6深处一路打过来的强盗邻居西鲁帝国,选择了磨刀,一直在那里磨刀霍霍大力展6军。了解此情况的多位联邦6军将领曾一再要求恢复原定6军整军计划,但他们的呼声与庞大的6军队伍相比显得有些非主流。

        对此,联邦高层土豪回应,“看看人间世界顶级强国萨克森-温莎帝国,几乎没有常备军6军,从来都是他打别人,即使打输了也能捞到战费赔偿。跟人家相比,咱国保留你们这些人员和武器够多了。”

        可是“真理通常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可惜“掌握真理的少数人通常不具备实权,甚至没有任何影响力。”

        所以只有“那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磨刀吧。”

        结局肯定是“这国都玩完了!你们这些傻瓜搬这些纸币有个鸟用!!”(某西鲁帝**官训斥部下)

        身怀利刃的西鲁帝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身边肥肉的,不过在杀人越货之前他要踩点,先过两招,试试这个御姐的身手。西鲁帝国开始了战略侦查和武力试探,而白洋联邦军也开始着手研究自己的对手。

        下一章节部分内容为白洋联邦军研究西鲁帝**备情况的军队内部文件节选,即将向我们真实的展示了西鲁军磨刀的过程。


  (https://www.23xsww.net/book/17/17335/823933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