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火枪兵 > 第五十四章 潘兴汉的计划

第五十四章 潘兴汉的计划


凯旋而归的勇士为家乡带来了欢乐。潘兴汉自然成为乡民庆祝这次团圆的主角,纷纷前来看望这位家乡的骄傲。

        应酬完前来拜访的乡邻和卫军将领,潘兴汉终于静下心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并考虑今后的出路。现在,除了手里的一千名枪骑兵和一个有名无实的虚头衔,在军旅仕途的道路上已经一无所有,一切都要从头打拼。重新创业,所倚仗的只有装在脑袋里的现代世界丰富的知识、军事技能和对家乡各地矿产分布的准确了解。从这方面着手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潘兴汉把自己关在书房,开始详细规划今后枪骑兵发展大计。潘兴汉依着记忆,开始描绘所需开拓的燕山长城以北地域的地形图,标注出主要的河流、山脉、矿产分布和重要战略枢纽。

        这块地域,现代属于河北北部的承德地区。所画地图标注的自然都是现代地名,除了潘兴汉,谁也看不出所以然。急的靠在肩膀上看丈夫画图的袁红嫣抓耳挠腮,实在忍不住好奇,打断潘兴汉,指着地图问道:“这是哪?”

        “热河,也叫避暑山庄,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潘兴汉把袁红嫣指向地图的纤纤柔指攥在手里抚摸片刻,挪到一边,又埋头画图。

        “废话,你在纸上写的就是这个名字,我还能认不出来,问你为何叫热河?本公子在‘山海舆地图’上可没看过这个地名。”满心欢喜的袁红嫣因为未婚夫将手指放开,没采取进一步的侵犯行动,不禁有些失望。

        “是我给起的名字。那里有一处温泉,冬夏常热,所以就叫热河。”潘兴汉脑海浮现出避暑山庄的影像,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如何建设一个同样美丽的避暑山庄。

        “为何又叫避暑山庄?用一个名字不就够了吗。”察觉未婚夫的情绪细微变化,袁红嫣不禁狐疑的问道。

        “因为我要在那里为你盖上一处别院,夏天陪你到热河洗澡,当然就该叫避暑山庄。”潘兴汉说话的时候,心里想起的却是大清皇帝身边陪着一群漂亮妃子的场景,不禁有些想入非非。

        “去你的,谁和你一起洗澡,想得美!”虽然嘴上不乐意,袁红嫣马上想起在通州军营每晚偷看未婚夫赤身**的样子,呼吸逐渐变得急促,爱意如同清澈山泉自心田汩汩流出并向全身蔓延泛滥。

        感到身后的变化,全神贯注描画地图的潘兴汉放下毛笔,回身观察。正在进入鱼水梦幻的袁红嫣被潘兴汉的动作惊醒,赶忙从未婚夫身边逃开,“你忒坏,我找美娘妹妹玩去了。”说完,红着脸头也不回的快步走出书房,生怕稍一迟疑,把持不住,失去逃出未婚夫魔爪的决心。

        “唉,又失去一次机会。”潘兴汉对着袁红嫣的背影调笑一声,耸了耸肩,继续埋头画图。将地图画好,对照着大明蓟镇卫所防卫分布图,研究起枪骑兵起步壮大的着手点。根据枪骑兵营目前的状况和朝廷交付的使命,潘兴汉决定采取四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解决枪骑兵的生存问题。朝廷已经断奶,所有的粮秣饷银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立足朝廷划给自己的辖区。长城以北的燕山地区到处崇山峻岭,再加上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依靠本地产出,根本满足不了军兵的粮秣需求。只能利用此地蕴含的丰富矿产资源,将这些矿产开采冶炼,变卖成银钱,再用来购买粮草,招募军卒,发放饷银,打造枪械盔甲。

        第二部、解决枪骑兵的立足问题。蓟镇卫军将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长城一线,对长城以北地域的控制几乎空白,根本没有建立一处稳固的驻防地。潘兴汉决意采取蒋介石蚕食红军根据地的堡垒战术,采用层层推进的办法,以背后的长城屯军为依托,逐渐向北发展。具体就是先沿滦河修建守望相助的一系列城堡要塞,控制住贯穿燕山南北全境的滦河流域,然后再向四外辐射蔓延,控制长城以北燕山全境。

        第三部、解决驻防区辖区的管理问题。按照大明律法,每开拓一片疆土都要交给地方管理,由朝廷成立各级署衙,派遣官吏进行管理。大明朝从朝廷到地方官员甚至到普通百姓,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唯我意识,认为大明是天朝大国,作为天朝大国的大汉民天生就比分布偏远地域的其他族群高出一等。这反应在大明律法以及地方官吏具体处理族群纠纷等各个方面,以至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动荡不安,以至造成少数民族归顺了又叛、叛了就剿、剿完归顺,这样往复的恶性循环。万历十七年的苗族首领杨应龙公开叛乱和二十年归顺大明的鞑靼部落酋长哱拜叛乱,就有朝廷处事不公的原因。燕山北地的居民由各地流民和从事农耕生活的鞑靼人组成,要是派遣那些只知道刮地皮、不管百姓死活的地方官吏来管辖,用不了几天,就会烽烟四起,叛乱不断。所以潘兴汉不准备将这一地域收服后交给朝廷管,而是按照自己从现代所学的公平合理的管理办法,设立机构管辖这片不同族群的混居之地。

        第四步、将燕山以北地区作为样板和前进基地,利用此地收服的鞑靼人到各蒙古高原各部落游说,同时附加武力征服,剿抚并用,以达到彻底收服鞑靼人根除大明北地边患问题,并扩大大明疆域。

        ——————————————————————————————

        潘兴汉在规划枪骑兵的发展目标、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没忘记随同自己一起出征的子弟兵,回到潘家口村的第二天,就给亲卫队集体放了十天长假。在外征战一年多,回到家乡,总的给军卒留些时间看望父老乡亲。虽然要带领子弟兵从头创业,也不急在一时,约束过严,绷得太紧,会让他们对军旅产生厌倦感。

        深知士兵心理学的潘兴汉指望这些家乡子弟兵为自己打出一片新天地,绝不会做榨干吃净的蠢事,张弛有度才为带兵之道。想法很好,但世事多不如意。潘兴汉在家刚呆五天,带领枪骑兵大队赶回三营屯驻地的李蒙就派人送来一封密信。

        反复看了几遍李蒙从三屯营送来的密信,潘兴汉陷入沉思。信上说新任蓟镇总兵官王保,限令枪骑兵营在月底之前撤出三屯右营驻地,不但如此,还命令枪骑兵营交出所有的军械战马。

        按照潘兴汉原来的预计,枪骑兵营回到三屯营以休整为主,利用休整时间陆续给军卒放假,让他们与家人团聚一段时间。等到明年春天,天气转暖,再开赴长城以北,开拓地盘建造营地。从现在看,这个想法已无法实现。

        不但如此,潘兴汉感到岳父所预料的事情正在发生,那些看不惯自己作为的大人物正在编制一张无形大网,并悄悄罩向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手中唯一赖以起家的王牌夺走,让自己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也翻不起大波浪。枪骑兵营是开拓北部边地的倚仗,要是被缴械,根本无法在混乱的长城以北站脚,所有计划好的事情都将无法开展,想干事也干不成。

        想通厉害关系,潘兴汉放下手里的密信,向书房外面喊道:“潘富,把你老叔从家里叫来。”潘富是潘家口村的一个本家小辈孤儿,从小就受到潘嘉义接济,潘兴汉招募枪骑兵队时候,把他带在身边充当贴身侍卫。

        “大哥找我有事?”不大一会,潘兴旺来到潘兴汉的书房。

        “事情有了变化,你马上在村里召集几人随我去三营屯,另外派人通知亲卫队所有军卒到我家集合,随时听候命令。”

        潘兴旺走后,潘兴汉写起书信。第一封写给喜峰口军卫所镇抚兼锦衣卫金矿总管的王曰乾,求借黄金百两,同时请求对方同意枪骑兵营在冬季暂驻守卫金矿的明军营地。第二封写给石匣卫指挥使叶邦荣,要求他从浙江义乌籍的军卒中选取几百名矿工出身的军卒,退出军籍,来潘兴汉的辖区帮助开矿。第三封写给兵部武选职方司员外郎刘黄裳,希望他通过关系介绍几个与明军有联系的粮商布贩,同时代为高薪雇请冶炼、铸造、泥瓦、木工等工匠。

        写完书信,潘兴汉向后宅走去。正与母亲和妹妹说话妇人袁红嫣,看到未婚夫进来,瞥了婆母一眼,说道:“这几天都把我忘了,咋今个才过来?”用意非常明显,怕婆母笑话自己每天黏在潘兴汉身边,掩耳盗铃的往出摘清白。

        “我想借你的保镖用用。”心事重重的潘兴汉顾不上与红嫣打趣,一脸严肃像。

        “我的就是你的,你指使他不就皆了,何必费二遍手。”袁红嫣毫不忌讳婆母笑话,张嘴就说。

        “我怕他办不好事,通过你吩咐才放心。”

        “甭拐弯抹角,说吧,有啥事要我去做?”心窍玲珑的袁红嫣岂能看不透丈夫的小九九。

        “跟我去书房说。”潘兴汉怕老人知道事情缘由,担惊受怕,看了母亲一眼。

        夫妻二人来到书房,潘兴汉郑重其事的将写给刘黄裳密函交给未婚妻,“事情很急,越快越好,不能让别人知道,连爹也别告诉。”经办大明军粮的粮商都是专供,不得私营,潘兴汉怕连累岳父一家。

        袁红嫣是个急性子,已经摸透潘兴汉的脾气,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没来得及向婆母辞行告辞,就招呼袁福和莺儿上路。袁红嫣刚走,潘兴旺就将家住潘家口村的本族子弟军兵集结起来。潘兴汉挑选几个办事牢靠的军卒,分别给王曰乾和叶邦荣送信,带着其余军卒,立刻赶往三屯营。


  (https://www.23xsww.net/book/1/1263/385990.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